logo

扛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东海县桃林镇紧跟时代发展鼓点,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跃上新的台阶。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高度的战略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工业用电、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县前列,连续两年获市目标绩效管理乡镇(街道)第一名。

立起“顶梁柱”,打造产业集聚的现代桃林。坚持工业立镇、产业强镇,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底盘。产业转型全面提质。立足资源禀赋,梳理明确农业块头“南果北菜中间带”、工业块头“南硅北汽循环经济产业园带”、三产块头“旅游文化电商带”产业体系方向。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突出强链补链、以商引商,创新实施重大项目管理与电子督查系统,实现项目数量、质量、投资量“三量”提升,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数均居东海前列,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全县第一。载体能级全面提升。坚持以高端载体聚起集群之势,统筹推进省级农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镇工业集聚区错位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评价指标体系标准。

下好“先手棋”,打造创新创业的活力桃林。把握创新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要求,一手锻长板、一手补短板,努力建设徐连经济带上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好产业高地,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以南北走向的产业科技创新轴为牵引,更高标准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汽车零部件等创新中心,更大力度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到100”的创新创造。培育企业梯队,驱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培育与招引并举,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为重点的企业创新“矩阵”。攻克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编制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两个清单,定向攻克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水、废油、废气治理等“卡脖子”问题。

放眼“大格局”,打造开明开放的魅力桃林。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机遇,放大“三区联动”叠加效应,提升双向开放质量效益。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争创一流。以“引领全市、面向全国、融入世界”为目标,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三期、高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完善企业入驻服务,为“百亿板块”崛起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电商综试区争当先进。实施电商模式创新工程、主体培育工程、服务升级工程“三大工程”,探索“电商+物流”“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打造徐连经济带上数字贸易先行区。推动工业园区争做示范。树立“创新、相同、共赢”的理念,升级实施“平米论英雄”,大力实施“俊鸟企业”领跑、低端低效产业淘汰、分类帮扶提升三大行动,综合运用土地、信贷、环保、价格等差别化政策,跑出项目“加速度”,激活发展“主引擎”。

绘就“小康图”,打造产城融合的美丽桃林。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实施“1210”特色园区建设工程,让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做优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谋划细化以东部新城为核心,以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南部硅产业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空间布局,打开产城融合发展新局面。做强特色园区平台体系。坚持“一园区一特色、一园区一方向”,重点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省级农业示范园等10个特色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做靓生态环境最美底色。把大气污染防治、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实现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一降一增”,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统筹推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谱写“惠民曲”,打造民生共享的幸福桃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情倾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办好实事暖民心。坚持贴近需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普惠性、基础性民生事业建设,让群众生活有甜头、有奔头。筑牢底线安民心。突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并进,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议事会”治理机制,更好运用到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事件等领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文化引领聚民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建好村级文化小广场、百姓大舞台、应急广播站,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建设“五个桃林”、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奋进争先凝聚强大力量。(陈新玲 作者为东海县桃林镇党委书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筹)管委会主任)

总值班: 王夫成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