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命定格在91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袁隆平在写给母亲的信《稻子熟了,我来看您》一文中说道:“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袁老把自己比作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给人以深深启示。
种子有神圣的使命。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独特而神圣的使命。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日夜兼程,不知疲倦;他们日夜耕耘,不怕风雨;他们心无旁骛,无问西东。袁隆平的使命就是:为“稻粱谋”,为民生计。为了履行使命,袁隆平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1953年,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一辈子躬耕田野,用“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种子有必胜的信念。种子因为弱小,常常受到别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嘲笑。嘲笑者或目光短浅看不见种子的未来,或心怀鬼胎不愿意看见种子的未来。但是种子抱紧土地不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他自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泰山压顶不能压迫他成长的意志,冷嘲热讽更不能阻击他前进的步伐。他们在风雨中可以享受“战斗的欢乐”。因此,当外国人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时,袁隆平以种子般的倔强和刚强勇敢面对,最终以实力将质疑击得粉碎,让外国人惊叹“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当外国专家说中国没有大型油田时,李四光等专家通过考察,发现了大庆、胜利等好几个大型的油田;当外国人劝说中国放弃“不切实际”的计划时,陈毅元帅咬牙说:“中国人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终于,我们凭着不服输的信念和意志战胜了一切困难。
种子有感恩的情怀。未出土时便怀情,及凌云处尚有义。土地是种子的母亲,种子是土地的儿子。袁老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其实,在袁老心中,这母亲又何止仅仅是自己的母亲,这母亲又何尝不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亲爱的母亲?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比喻为“天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共产党人就应该像袁隆平一样,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境,都要永葆种子般不变的基因,永存泥土般质朴的情怀,心系人民、感恩人民、回报人民。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种子的魅力就在于孕育着无限美好与可能。一粒种子的自然生命消逝了,但种子的精神力量永在。“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每一个人都是一粒幸运而精彩的种子,努力不辜负时代、不辜负生命、不辜负历史,都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可以接续接力、传递传承,都可以勇敢而自信地体验人生“壮美的趣味”。每一粒种子的力量正向叠加,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就一定会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一定会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步伐。
叶建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社厅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