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够作为基层党员代表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现在想来心情仍然十分激动,让人备感振奋、热血沸腾、充满力量。
从北京回来之后,为了第一时间把自己最真实的感触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尽可能多的汲取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带给我们的精神养分,我怀着急切的心情与村里的党员干部、镇上的领导同事、全镇的党员代表做了分享和交流。在聆听、分享、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带着这份感悟回首西棘荡村和我个人的发展,其实砥砺我和村干部不断前行的是“让西棘荡村村民过上好日子”这样一份朴素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忘的初心。
过上好日子,就要有可观的收入。1998年,不到30岁的我,带着党委政府和村民的殷切期望,怀揣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这份执着,担起了西棘荡村的担子。上任后,看着积贫积弱的村庄,我心里更加急切,开始四处探索找出路,直到看到废旧渔网收购才有了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0年请来了客商,建起了西棘荡村第一个尼龙颗粒加工厂,当年就盈利40多万元,自此尼龙加工厂在西棘荡村遍地开花,村民的腰包逐渐地鼓了起来。
过上好日子,就要提升人居环境。回想20多年前的西棘荡,土房一大片,瓦房都是凤毛麟角,尼龙颗粒加工发展起来后村里才逐渐有了楼房。截至2019年底,全村还有300户居民住房需进一步提升。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2019年底,西棘荡村启动全村拆迁动员,2020年3月启动拆迁签约,为期3年,占地230亩,总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2亿元的农房改善工程正式启动,绣针河湿地公园、健身广场、道路提升改造等相关配套工程也已相继开工。从此村庄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居住条件逐步提档升级。
过上好日子,就要守护好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随着尼龙颗粒加工产业的逐步壮大,“散乱污”问题逐步显现,修建污水处理厂、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势在必行。要放弃到手的“金饭碗”难度可想而知。顶着压力多次赴苏南、浙江学习,村民们的眼界逐渐开了,也明白了我们“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点“小心思”,很多村民主动要求关停企业谋转型。2017年,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运营模式,投资1.2亿元,村里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园,统一处理“三废”,实现了污染“零排放”。2020年创业园实现产值3.8亿元,上缴税收1450万元,村集体增收360万元,真的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过上好日子,就要做强基层党组织。为了建设强有力的党支部,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村干部约法三章,制定党员考核细则,凡事村干部带领干、党员带头做。慢慢地,找村干部办事的群众多了,党员干部的腰杆也直了。在党建的引领下,西棘荡村才干成了不少大事,从兴建绣针河大桥,到建设党建文化公园、乡村大舞台广场,再到建设集中居住区,村里逐步形成了民主开放的治理氛围。党建成了村里的定盘星、主心骨,引领党员群众大踏步向前。
回首不忘来时路,永葆初心向前行。西棘荡村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其中包含着太多人的艰辛付出与努力,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支持,有村干部不破不立的担当与责任,有西棘荡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这其中共同的是“让西棘荡村村民过上好日子”的那份朴素的情感。翻篇归零再出发,扬帆起航正当时,西棘荡村将继续向着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擘画的美好愿景奋勇前进。(□ 钟佰均)
作者为柘汪镇党委副书记,西棘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