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机关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营造“好作风人人受益、强作风人人有责”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要在破除“五化”上下功夫。
一是要破除担当作为个性化的现象。担当作为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作为是指对确定或明确交办的事项拖延不办,个别顶着不办,总能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有制度也不执行,我行我素,不听招呼,大事不想着报告,有事不问不报,出事隐瞒不报,蒙混了事。要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的领导与重视,把树立良好风气作为管党治党重要之事,内心深处想抓、愿抓,关键节点上去抓、真抓。要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全局看待机关作风建设,内生动力,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坚决克服上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作为,主动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性工作。
二是要破除执行政策机械化的现象。工作模式化、教条、僵硬,对政策研究不深、法规理解不透,事情能不能办、怎么办,有时甚至要靠企业、靠群众“指导”;面对合理意见还不肯接受,一味机械式执行政策规定。没有危机意识,愿意“四平八稳”做官,遇事对己趋利避害,不贪也不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躺平”思想重。不善于根据本部门、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想到的是上级如何规定,以前怎么做,友邻单位怎么做,然后模仿性开展工作。存在观念僵化、思路固化、创新不足等问题。有的组织活动和工作自我封闭、自我欣赏、内部循环,报喜不报忧,玩文字游戏、数字游戏,欺上瞒下。机关作风建设不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要让打着推进工作落实幌子、大搞形式主义、做华而不实无用功的作风没有市场。要把平时表现不好、年底总结问题“一堆”、排名靠后的突出问题认真解决好,让“说功”让道,让“实功”有道,把创造性积极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要破除服务群众格式化的现象。“格式化”意指把同类事物处理成相同的规格、式样,重管理轻服务,方式简单,以罚代管;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漠不关心,服务不积极、不主动;过分看重自身利益,该放的权不放,出台政策光图自己省事,不顾群众便利。更有甚者,“服务”企业和群众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习惯于搞搞形式、走走过场,工作浮于表面。对待基层群众态度粗暴,有的以“官”者自居,与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居高临下,职业语言特征明显。机构改革后,机关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一些群众急难盼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近两年新的问题也有所显现。诸如一些单位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管理职能划分还不很到位,边界不清、人员冗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造成落实效率和效果不佳,要从根本上破除服务群众格式化的问题,还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在利益关系、工作流程等方面进一步理顺。
四是要破除分解任务主观化的现象。坚持问题导向的关键在于知道自身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而不应把坚持问题导向当作“口号”,问题不明确,又不善总结,发现不了问题;还有的不正视问题,强调自身客观原因多,不诚心解决问题,主动作为力度不足。还有些部门单位不好接触,不易交流,安排工作不注重调查研究,强压硬派,不能形成过去已有的和现实任务相结合,一个和尚一个调。遇到矛盾较大的问题,不敢主动靠前,搞层层任务分解,让目标任务分层分化,造成一级看一级,易出现层层下达任务指标提要求,成绩往上提、责任往下甩的情况。要解决好目标任务和责任要求相统一的问题,改变“抓与不抓一个样、抓好抓坏一个样”。好坏之间要有明显区分、界定和奖惩,突出赏优罚劣的导向,激励抓落实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性。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统一组织领导,倡导信息化条件下开展作风建设的载体和方法,破除唯台账、唯留痕的形式主义,对抓作风建设不力,制度落实不好,问题处理不到位、不彻底,或问题突出的,要敢亮黄牌,动真碰硬。
五是要破除责任主体多样化的现象。风气作为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一旦形成,影响很大。实践证明,风气是一种软环境,但它的作用并不软。作风建设牵扯范围广、涉及单位多、制约因素多,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把机关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突显出来,克服各责任主体互相掣肘的问题,形成合力抓、抓合力的工作局面。要把机关作风建设纳入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工作项目来抓,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模范带动作用;要确立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机关作风建设深度融合的鲜明导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形成强大合力。
新的历史时期,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有为作为,推动机关作风转变的示范效应,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运军)
作者为市级机关纪工委书记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