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防范重大风险 构建韧性城市

从“十四五”时期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形势来看,由于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和要素高流动性导致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城市具有发展的内在脆弱性,其安全风险多面交织,安全事件频发,对城市自身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但另一方面,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面向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加高度重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更加重视城市重大风险治理工作,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打造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新格局,提升城市韧性。

构建重在预防的

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从预防、准备、应对和善后系统各个环节入手,确保全周期管理系统运行。前端风险管控是否主动有序很大程度上决定后端应急管理的效能,二者密不可分,当前需要加快构建“风险—应急”一体化的全周期管理体系。一是运用新思维,落实新发展理念。(1)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行动响应公共安全理念从快速响应向风险预防转变,从传统的救灾减灾向韧性提升、风险治理、协同应对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2)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完善应急管理领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各领域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以科技赋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3)运用大概率思维,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4)运用互联网思维。要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公共安全风险的特点,主动适应全媒体新形势,不断增强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引导社会舆情的能力。二是制定城市风险评估中长期行动规划。制定规划需要遵循一个理念:可控的风险立足于“防”,不可控的重大风险立足于“备”,对于难以完全消除的巨大风险要做好基础性的应急准备工作。三是构建城市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运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一个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既能够为公众进行突发事件的预警,也能够在事件发生后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

完善重在协同的

全社会参与体系

在安全治理领域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对城市重大风险需要打造协同治理新格局。从治理主体看,地方政府在城市重大风险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领导作用,从战略和运作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城市重大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协同治理包含了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个层面。一是风险应对内部协同主要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构建公共安全风险信息沟通与协同联动机制。城市需完善跨部门信息通报制度和配套细则,让跨部门的公共安全风险沟通机制常态化运行,并将其要求落实到各部门的日常风险监测工作中,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公共安全风险信息共享渠道。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效率的提升有赖于事件应对的明确分工和责任归属。内部协同需要加强应急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相互间的协同配合情况,检验该掌握的是否掌握。二是风险应对外部协同相对而言指政府与外部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的协同配合。要重视引导基层力量的参与,激发街道社区、物业、居民以及辖区内具有社会服务意愿的各类企业的活力,建立良性的合作机制,让他们在提升公民风险认知和识别能力、自救互救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形成“内外结合,功能互补,资源整合,力量互动”的良好格局。

优化重在准备的

全物资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我们把偶然的要当成必然去准备,坚持“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构建城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一是对城市有可能遭遇到的重大公共安全风险进行情景设置,尽可能的考虑“最坏可信情景”,提炼物资清单。二是根据情景设置进行任务能力设计,要考虑物资的“最大峰值需求”,物资很难百分百储备好,但要有生产能力的准备,要在“战时”能够快速地转化为实际的应急能力,以此达到全物资保障体系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给我们的启示:制造优势不等同于供给能力,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需要突出产能储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类型多且十分复杂,从科学统筹和经济高效的角度考虑,生产储备能力比单纯的物资储备更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因此需要积极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三是进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建设,统筹构建区域化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满足突发事件对关键物资的第一时间需要,提升城市应急物资生产保障体系的构建能力。

面对城市可能的风险我们需要始终树牢底线思维,清晰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缔造全社会风险共担、协同应对的局面,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提升城市韧性,为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做好安全保障。(□ 陈素琴)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党校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