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治,政以才兴。”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就要充分认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强化政治引领,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把人才团结和凝聚到干事创业中来。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属性,这一属性也对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社会发展的教育事业引领者提出了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更要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自觉贯彻执行这些要求。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并重。尤其是在引进人才的环节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并掌握人才情况,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把政治强、作风正的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当中,教育引导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武器,坚定理想信念,鼓励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为党的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力厚植人才自主培养的根基,这是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人才,尤其是自主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地,实质就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新的宏伟目标的主体力量,也是新形势下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为此,高校首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人才培养的自信,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全方位谋划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要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要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着力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日益壮大的高校人才队伍,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高校要肩负起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责无旁贷地成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因此,高校要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锚定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长远眼光,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开辟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新路子,依托国家和省市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拓宽引进人才渠道,在学校培育学科和区域优势产业方向,引进知名学科领军人才,千方百计引进顶尖人才,努力打造一支以高层次专家学者为领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优秀青年博士为生力军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引才用才,关键是要为人才创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条件氛围。高校要发挥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积极为人才松绑。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要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高校的力量。(□ 李思雨)
作者单位:江苏海洋大学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