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徐圩新区发展道路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徐圩新区发展道路的研究,不仅是对徐圩新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发展路径的探讨,还是对连云港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后发先至”要求实践意义的思考;不仅是对打造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响应,也是对连云港市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呼应。总结徐圩新区发展道路的有益经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推动江苏南北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探索中国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圩新区发展道路的探索创新及成效

徐圩新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从学着做、自己做到领着做,实现了从一片荒芜盐滩到现代化石化基地的精彩蝶变,闯出了一条从零到千亿园区,并向着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的发展道路。

探索出了苏北连云港实现“后发先至”的新路子。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加快连云港开发建设,事关苏北的振兴,也事关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长期以来,苏北地区在江苏的发展版图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凹地,对此,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快苏北发展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推动苏北地区的发展。借助于江苏沿海地区新的发展机遇的大潮,连云港徐圩新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目标定位,打造江苏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为连云港“后发先至”注入强劲新动能。经过14年的开发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0亿元,共落地实施重大产业项目36个,总投资超4500亿元,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石化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年生产能力已突破2300亿元,不仅成为连云港市最大的工业经济板块,江苏沿海开发最大的经济增长极,连云港实现“后发先至”的排头兵,而且也为苏北地区的后发先至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探索出了摒弃传统化工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新路子。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徐圩新区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坚决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高标准建成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地下综合管网等全国行业领先的公辅一体化配套体系,高起点构建国内领先的安全环保管控体系,通过石化基地运管服务中心与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两大平台、安全环保业主委员会等六大风险预警和过程管控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七大应急联动处置中心、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连云港队等四支安全环保专业化队伍,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安全管控、环境监测、能源保障、应急联动“一张网”全监测覆盖、“一体式”精准化管理。2023年,徐圩新区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14强。

探索出了产业链上下游相互衔接的新路子。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做优产品、做大产能、做强产业、聚企成链,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从规划到招商,徐圩新区始终坚持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原则,推动石化产业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目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关联度已达80%以上,一个上下游彼此循环、价值链彼此连接、价值链相互补充的绿色产业接近于闭环成链,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油头、气头、煤头”三头并进的多元烯烃产业链,逐步形成以“高性能纤维、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特种聚氨醋、电子化学品、碳纳米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链,重磅打造“链条完整、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国新材料之都。

探索出了港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港产城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的追求目标,也是实现连云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徐圩新区成立伊始就坚持港产融合发展道路。目前,以服务临港重大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港口建设初具规模,港产联动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形成吞吐能力8500万吨,30万吨级深水航道全面建成通航,建成江苏首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24个大中型泊位,围绕产业需求打造了原油管线、公共管廊、干散货输送栈桥等园区集疏运体系。三大龙头产业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国际拥有自己的码头,油、气等大宗原料通过管线、管廊从码头卸运后输运到石化企业的罐区,形成“前港后厂”的生产格局,不仅大幅提升货物在港区和园区的运输效率,而且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探索出了法治护航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科学立法是不断创新园区管理、优化运营机制,持续推动石化产业基地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11月25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明确了产业促进、创新发展、安全保障等7个方面44条规定。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开创了我国法治护航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河,为国内石化园区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区域样本和范例。

徐圩新区发展道路的经验与启示

徐圩新区14年发展历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14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徐圩生动实践的14年。在这14年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具有徐圩特色的经验与启示。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后发先至”的嘱托关怀,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并不断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圩新实践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

坚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凝心聚力。从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到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徐圩新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在战略、理念、态度、标准、目标等价值观层面凝聚共识,各项工作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并在开发建设新区过程中积累了徐圩精神、徐圩理念、“三大启示”和“四梁八柱”等宝贵精神财富。实践证明,新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是一批能吃苦、敢担当、会干事的奋斗者,他们始终对徐圩充满信心、充满感情,能够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牢记嘱托,不负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投身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勇于担责,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打牢发展基础。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就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像竹子一样,耐得住寂寞,打牢基础,蓄势待发。新区建成地下综合管廊、国家增量配电网、应急备用水源、海堤达标工程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百年工程,建设环卫管理服务中心、香河新村、香河农业生态园、云湖商务核心区等一批惠民生、保产业的配套设施,为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徐圩的今天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最好例证,根扎得有多深,基础打得有多牢,发展的后劲就有多足。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事情毫不动摇地坚持、坚守,特别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产业发展氛围,把服务重大产业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高水平谋划服务产业实事,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坚持世界一流标准,一张蓝图绘到底。徐圩新区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化工园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园区建设发展规范和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明确绿色产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安全风险管控等7大类100项一流指标。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世界一流标准规范,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形成优势、赢得主动。新时代新征程上,从“瞄准一流”到“中国一流”再到“世界一流”,全面落实《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把石化基地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的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徐圩新区的永恒追求和发展底色。实践证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力创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科学制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施方案,建立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标评价体系,打造全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示范标杆,积极申报碳达峰试点园区,以最新技术、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标杆,建设一个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区。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开发建设以来,徐圩新区建立了严密的安全环保管控体系,没有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有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对腐败问题和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形坚持“零容忍”,没有发生一起系统性的贪污腐败案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实践证明,徐圩新区能够守牢安全环保底线,筑牢廉政风险防线,离不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新时代新征程上,要高度重视底线思维,始终不断反省自己、始终守住底线,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全一些,针对短板弱项加快补齐,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打造一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团队。

(本文是2023年度连云港市社科联应用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SLYZ237056,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七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 施春生 作者单位:徐圩新区方洋管理学院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