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敢为善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共部署了300多项改革举措。《决定》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并强调,要“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新征程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员干部必须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敢为善为,以扎扎实实的实际作为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敢为善为必须发扬担当精神。202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历程中,不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始终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不息,谱写了一首首担当精神的壮丽诗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担当”一词,告诫领导干部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扬担当精神。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领导干部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的气概,以“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充当时代的劲草、真金,展现自己应有的历史担当。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敢为善为必须厚植务实情怀。《决定》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脚踏实地,注重务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综观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我们党一贯倡导求真务实。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通过重新界定“实事求是”一词的含义,赋予了务实精神全新的内涵,将其上升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同时也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自觉的精神追求。邓小平同志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站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百余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勤于干实事的鲜明品格与优良传统。面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战略性谋划和系统性部署,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应厚植务实情怀,保持好历史耐心,做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实绩。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敢为善为必须践行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每个时代每个阶段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同、任务在变,但是我们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未变、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始终未变。2012年,在当选党的总书记之际,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4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说道:“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素朴的话语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绝不仅仅是一句价值口号,而是真真实实地体现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全方面。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和依据,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阶层的诉求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对物质、民主、公平、正义、法治、道德、生态等方方面面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始终做到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走好群众路线,更好地把握人民愿望、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而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 柴静 作者单位: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