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人才,“如何引才、何处用才、何以留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打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是首要任务。
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首选之地”
一是加快构建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近年来,花果山英才“双创计划”等政策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连云港应进一步以“人才需求”为依据,结合重要领域、重点产业,动态调整人才政策的实施对象、实施方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采取个性化、差异化人才政策。二是不断增强人才政策的可持续性。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多聆听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加关心人才本身“急难愁盼”的诉求。另外,既要加强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又要增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还要强化简政放权,给予用人单位、企业充分的自主权,确保人才政策中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优惠和保障能够服务到每一位人才个体,减少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偏差,杜绝“画饼”引才,增强人才政策的公信力。三是持续提升人才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在人才引进、培养、保障、激励等方面持续发力。健全完善财政、金融保障人才工作政策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与杠杆作用,坚持“财”为“才”用,促进资金链与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资金“活水”激发人才“活力”。
优化经济环境,打造人才“聚集宝地”
一是抓好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队伍,促进人才集聚,避免人才流失。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强产”,准确把握连云港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产业人才集聚高地,推动产业和人才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协调提升,以良好产业环境有效降低人才外流风险。二是不断提升产才双链发展的韧性和竞争力。推动“产才双链”融合发展,以石化、新医药、新材料等6大主导产业和10条产业链人才需求为重点,持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产业新优势、新动能及核心竞争力。集聚产业发展的人才“雁阵”,大力构建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的人才培育体系,为广大人才提供成长沃土。三是紧扣开放优势,打造特色开放型人才。连云港是一个极具开放优势的城市,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一带一路”的强支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开放型经济是人才发展生态经济环境中的重要参考,也是连云港人才发展的独特优势。连云港要积极围绕“一带一路”强支点、自贸试验区等自身优势,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事务的复合型开放人才队伍,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优势。
优化科创环境,打造人才“科创高地”
一是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创新主体培育。紧紧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5+N”未来产业体系,争创未来产业创新平台,加快人才在连集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联合国内优势高校院所、企业,带动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大幅度投入建设一批“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实验室,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基地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机构。二是推动企业成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主阵地,加强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让科技人才成长有支撑、创新活动能认可、未来发展有引导。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联合、校所企共赢”的思路,择优支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重点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为人才创新提供服务,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打造区域人才竞争优势,健全完善分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年轻优秀人才为重点,以培养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连云港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领域的新领军人才为目标,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改善选拔评价手段,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破除“论资排辈”,进一步加大人才资助力度,使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中青年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机制。
优化保障体系,打造人才“温馨家园”
一是推动“建平台”和“优服务”结合。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公共平台,整合市内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资源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免费向人才开放,建立企业产品专利数据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健全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清除人才流动中的体制性障碍。在市、县(区)开发区和新区内增加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商品房,强化人文关怀,解决好落户、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条件,切实解决人才的各类“关键小事”。二是推动“引人才”与“乐就业”协同。围绕“产城才融合”发展理念,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就近就业,解决后顾之忧。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从人才接洽、政策咨询、项目落户等多方面为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聚焦人才需求,实施“科技服务专家行”,做好“跟踪式”贴身服务、“清单化”帮扶举措。持续优化“花果山英才卡”管理服务办法,提升科技资源服务水平,助力人才埋头创新,安心奋斗。三是推动“搭舞台”与“集资源”联动。加强人才财政金融支持,推广融资服务直通车、扩大“苏科贷”等覆盖度,打造人才、企业欢迎的特色金融产品,缓解人才、企业对资金的“燃眉之急”。持续举办各类特色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区域性、特色化双创品牌,为人才提供更多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段东 作者单位: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注:本文系2024年度全市应用研究资助项目人才专项课题重大项目“新时代背景下连云港人才发展生态现状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