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加强党建引领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党建引领作为中国式基层治理的基本方式,是新时代基层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连云港市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不断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形成了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但仍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和完善,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

第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价值维度上要凝聚共识,构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价值共识是基层治理结构再造、秩序重组的现实基础。当前,连云港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基层社会属于典型的越来越碎片化的陌生人社会,社会成员处于匿名化状态,城乡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联系并不紧密。在这样一种原子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着城乡基层社会价值理念及社会结构碎片化的现状,各个治理主体的价值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党的主张与其他治理主体价值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党的主流价值与其他治理主体价值理念进行融合,以适应现代社会治理的要求,并能够发挥凝聚共识的作用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基于多元价值理念的“价值共识”。一方面,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党建引领推动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和交流,广集民智,增进共识,真正激发协同共治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寻求坚持党建引领与基层群体参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在基层治理的多元行动主体存在利益分歧时,党建通过价值引领协调各方利益需求,以集体性偏好凝聚起社会治理的价值共识,形成一致的治理目标,引导各方有序参与基层治理,从而为处理基层治理过程中不同价值之间、同一价值内部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奠定价值基础。二是要通过党建引领培育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公共精神”。在基层治理中,治理共同体的公共精神是基层公共事务能否实现善治的重要因素。基层党组织既是基层公共事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基层公共精神的宣扬者和践行者,应当通过建立健全党员模范带头机制、党员问题解决机制、党员联络传导机制等,激发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和为公共利益着想的情感,培养对基层公共事务的正确态度,促成公共精神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结构维度上要“一核多元”,充分挖掘多元力量参与基层共治。中国式基层治理不同于西方的“多中心治理”,是一种“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其中,必须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打造一个计划时代的全能型政党,也不意味着党的全面领导要包办一切,而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基层治理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针对当前连云港基层治理“党政强、社会弱”,党政力量与社会其他力量存在一定失衡,社会力量、自治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框架,充分挖掘多元力量参与基层共治。一是要优化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城乡村(居)委会的自治功能。近年来,一些地方村(居)委会作为乡镇街道“派出机构”的特点愈发明显,成为名义上的自治组织、实质上的党政延伸,导致村(居)委会自身开展自治、实施“自转”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荒废了。有些地方在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和部署上,仍存在“二传手”“甩锅”甚至“有活往下压、有人往上抽”等现象,导致基层负担不降反增。为此,要把党建引领基层自治与党建引领基层减负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基层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资源保障和激励机制建设,创新基层自治的方式方法,通过激活基层自治为基层减负增效。二是要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治理结构,推动形成多元化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格局。应当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有效引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方式与保障制度,加强各类群团组织下沉到社区并发挥枢纽作用的能力,健全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依法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第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功能维度上要有机嵌合,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优势”不等同于治理“效能”,要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基层治理“效能”,关键是要把党建引领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释放出来。针对当前连云港一些地方党建业务与治理业务的嵌入性不高,党建引领“悬浮”于基层治理之上的问题,要寻求党建引领功能与基层治理的有效契合点,着力破解党建与治理脱节为“两张皮”的问题,把党建引领的社会整合、资源融合、力量动员等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以“党建+人民主体性”为导向,使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链接载体。要聚焦基层治理过程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与组织优势,打破社会原子化的关系藩篱,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克服“党员干、群众看”的恶瘴顽疾,努力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在基层治理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链接载体,有效解决党建引领和基层社会之间的“悬浮”和“空转”问题。二是要加强落实“三新”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党组织优势。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作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其实践发展与制度建设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使得党的领导的系统性与全面性面临挑战。故此,应当紧扣“三新”领域党建实际,把“三新”领域党建纳入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优化“三新”党组织设置,建立县(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具体指导的组织体系,推动“三新”领域党建全覆盖无盲点,抓好“三新”党建的全面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提升“三新”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胡伟强  颜金   作者单位:江苏海洋大学)

[本文系2024年度连云港市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4LKTSLYZ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