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聚力塑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区域单元,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点,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是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维护稳定的强支撑,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自古以来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的治国安邦之论。加快推进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江苏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关键所在。

客观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短板。我市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创新要素和发展动能不足、城乡差距较大。具体来看,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滞后,全国百强县我市无一县进入。2022年,我市县域GDP仅为全省GDP的1.32%,较2015年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县域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12%,县域人均GDP仅为全省人均GDP的47.91%,还不足全省人均GDP的一半。二是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缺少人才、资金、产业、技术等高质发展要素,发展新动能不足,县域发展模式仍以要素驱动型发展为主,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迫切需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与苏南地区相比,思想观念也较为落后。三是县域发展不平衡。从纵向看县域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且增长势头都比较良好,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各个县域经济发展则较为不平衡。

因地制宜确定县域发展定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因势而为,顺势而动,要发挥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结合在整个地区发展中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从我市三县的定位来看,东海县要持续建设世界水晶之都,建成“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硅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滨湖城市;灌云县要建设苏北地区港口工业城市、现代化商贸城市和山水旅游城市;灌南县要建设苏北地区新兴的工贸城市和生态休闲城市。因此,东海县必须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坚决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跟上队、不掉队、争先进位,牢固树立国家争百强、GDP突破千亿元的目标;灌云、灌南要充分用好省级化工园区载体,全力突破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再造产业基础,加快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攒足后劲。

科学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突破,以产业突破实现经济整体提升,打造附加值更高、韧性更强的现代工业体系。立足县域实际和自身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发展具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围绕我市“五大基地”建设和重点发展的“十条产业链”,形成“一县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优势产业高端化上做文章,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硅产业、绿色石化、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等产业集群。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上下苦功,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升级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和初级农产品规模大优势,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围绕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农商文体旅和健康养生做大做强产业,走好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县域农业产业现代化之路。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积极探索生态优势转化新路径。加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协同推进,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点“绿”成金,写好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聚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首先,聚力改革赋能、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激发县域发展活力需要强化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有效破除行政管理体制障碍,更好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紧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机遇,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政府主动作为,深入实施高企培育、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增量”、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领域,推广“不对应”审批,设立重大项目“线上代办”服务专窗和“线下代办”,推动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三是增强县域承载能力。加快完善快捷通达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扎实推进城乡道路改造升级,实现县与县之间、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四是吸引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树立“产业聚人、服务引人、环境滋人、服务留人”的理念,全方位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环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中心向乡村延伸,确保公共服务资源在县域内均衡配置和普惠共享。

努力提升县域经济治理效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必须提升县域经济治理水平。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网格化”治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高效化;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处理好城乡关系,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功能协同互补,满足乡村美好生活需求。狠抓安全生产,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卢山 作者为连云港市委党校教育长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