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业投资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纲领和动员令。工投集团作为全市首个完成改革重组的国有企业,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紧紧围绕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部署和“四项职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各领域改革,着力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

一、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唯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1.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武装,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凝心铸魂。以率先学习思考、率先解放思想、率先转变作风、率先推动改革“四个率先”为目标方向,通过举办学习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看发展、话改革、强动能”大讨论、“解放思想、实干担当”学习实践等活动,凝聚最广泛的改革发展共识。

2.持续完善中国特色法人治理体系。严格按照“两个一以贯之”原则,全面落实“党建入章”“前置清单”等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三会”议事规则,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彰显党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全面推进企业党委书记与董事长“一肩挑”。

3.不断打造基层坚固堡垒。紧贴集团公司“一核三极”经营格局,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深入推进“三组联建”特色做法,拓展“书记项目”内涵要义,强化党建与经营双向融合,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党员“积分管理”为重要手段,压茬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充分彰显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全会指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以引领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产业投资运营集团为定位,以“股权+投资”、招商引资为手段,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三大具有工投系特色的产业体系。

1.做强新材料产业体系。以“链长制”思维打造纤维新材料产业链价值链层次。一是推进氨纶公司转型升级,加强高附加值差别化产品开发。将传统化石原材料转向环保原材料的生物基业务,拓展低温热黏合、消臭、形状记忆等产品市场份额。二是围绕凯实金桥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对接宁德时代、华友钴业等行业头部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电瓶车和便携式电动工具等行业。三是围绕高附加值领域、上下游合作和技术升级改造,把投资重心转移到超高纯石英晶体材料、PE纤维及UD布等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报快的项目上,稳妥扩大贸易规模。

2.做优新医药产业体系。按照“招商要有情商、招商要有智商、招商必须利商、招商必须美商”的发展理念,强化项目招引和产业培育。一是依托自贸区国际医药创新产业园,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引进浙江天宇、苏州善湾生物等强链条、补短板、填空白的优质企业。二是强化医药产业培育和孵化,引进康力特药业包衣等医药原辅包材项目。超前谋划生物制造、生物芯片、脑机等领域项目。三是完善融资担保、科技小贷、应急转贷等服务平台,完善医贸交易中心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最优质的园区服务。

3.做大新能源产业体系。瞄准“十百千”目标,围绕“五端”布局,高水平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一是通过“基金+产业引导+配套服务”的模式定点招商,以苏州溯驭一体化电控系统为链主企业,促进氢能在我市公共交通、港口短途货运、氢气风电等重点领域规模化应用。二是深化与央企、省企对接,以参控股等多种股权架构提升产业能级,实施“渔光互补”、储能电站、海陆风电、低碳园区等项目。三是加快全市森林碳汇资源调查与交易研究,参与编制市海洋碳汇实施方案,完成1个蓝碳市场化开发实践案例。

三、坚定不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激发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决定》提出,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公司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力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1.全面实施“三精管理”,激活转型新效能。坚持组织“精健化”,加快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向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坚持管理“精细化”,围绕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管理理念,大力开展设备、工艺、技术升级改造,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和融资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运行成本。坚持经营“精益化”,引导“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销售理念转变,坚决做到有订单的生产、有边际贡献的产量、有利润的销售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2.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完善择优用人机制,用好《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管理规定(试行)》,做到既严管更厚爱。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改进高层次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落实《科技成果创新奖励办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平台建设。推进建立“业绩与市场对标、薪酬与业绩跟跑、激励凭贡献说话”薪酬体系,大力推行超额利润分享、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3.扎实推进核心技术创新,打造产业新优势。依托国家级碳纤维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与山东大学推进基地共建,在技术研发、业务拓展、成果孵化等方面争取更大突破。推进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产品研发、科技项目实施及专利申请等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