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新闻义工邀您一起帮老果农销梨 助贫困乡下娃

【连网】(记者 王绪波)1月19日,一个电话打到本报新闻热线,打电话的,是本报一年前报道过的东海县石梁河镇贾庄村果农刘乃吉。老刘打电话来想求助,同时也想完成一个心愿:今年受大环境影响,晚秋黄梨的销售行情不太好,家中还积存了不少。春节将至,他和同村4位果农期盼好心人能伸出援手帮帮他们,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也想回报社会,将把卖梨的收入拿出一部分,资助几个家庭困难但努力上进的学生。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义工邀您一起:帮老农销梨,助贫困乡下娃。

去年春节前,正值一年水果销售的旺季,丰收的刘乃吉却因车祸住院,眼看着几万斤晚秋黄梨就要烂在家中,心急如焚,于是向本报新闻义工团求助。后来,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旗下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网和集团微信、连云港通等新媒体平台,同时对老刘的遭遇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发和发送之后,爱如潮涌,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老刘家的黄梨基本销售一空。老刘感恩地说,2015年的春节是他过得最温暖的一个春节。

又是一年销售旺季来到,喜获丰收的老刘再次遇到了难题,今年的水果市场行情不太好,自家和村里其他年龄偏大果农的黄梨销路都不是很好卖,再次面临着黄梨可能烂在家中的境况。这一次,老刘又想到了向本报新闻义工团求助,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继续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卖梨难题。

“如果大家来买我们的黄梨,我们会从每箱梨的收入中拿出两元钱,资助几个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刘乃吉一样,贾庄村的刘乃亮、刘乃玉、刘乃翠和朱文友4位果农,也都是靠种梨树卖梨为生。他们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六十来岁了,子女大多常年在外打工,看着丰收的黄梨大量堆积在家里,他们内心非常着急。得知刘乃吉向本报新闻义工团求助,他们纷纷找到老刘,提出了一起卖梨,一起资助困难学子的想法。“不到20天就要过年了,梨再卖不出去,今年的年都过不好!”现如今,刘乃吉等家中堆积的黄梨还有近8万斤。

接到老刘的电话以后,本报新闻义工团的记者们立即与相关学校进行了联系,寻找家境困难但努力上进的中小学生。在相关学校的配合下,找到了几位这样的孩子。

赣榆区金山镇的张杰,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几名。张杰的父亲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主要收入来源为借钱搞的鹌鹑养殖。前不久,张杰的父亲去北京进行了新一轮治疗,又花费了数万元,家中愈发窘困;王俊杰和董乐彤都是东海县安峰镇的小学生,二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王俊杰的母亲不幸身患癌症,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只能靠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养家。董乐彤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家境贫困,但董乐彤非常活泼可爱,吃苦耐劳,在学校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平时还会主动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得知3个孩子的情况,刘乃吉等果农更加想帮他们一把。“我们虽然条件也不算好,但每家少赚一点,拿出一部分钱,对孩子多少有些帮助。”刘乃吉告诉记者,他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尽管要从每箱黄梨的收入中拿出两元钱资助孩子,但他们不会调高价格,14斤一箱的黄梨依然和去年一样,只卖35元。

老刘等5位果农回报社会、资助贫困学生的想法能否实现?3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春节之前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心吗?本报新闻义工团在积极奔走,也期盼您能伸出援助之手,圆老刘等人的心愿,为困难学子献上一份爱心。如果您想帮他们一把,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5802210、1811521888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