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金同启 周 莹 杨立明 张苏娅) 三十二年前,连云港改革开放大旗在这里竖起;三十二年后,连云港转型换挡的号角从这里吹响。三十二前,这里诞生了连云港外资企业群;三十二年后,这里最先发出了打造国际化园区的铮铮誓言。三十二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盐滩;三十二年后,这里正勾勒港城首幅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美丽图景。
“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开放合作。”今天,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新型科技园区为总方向,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掀起三次创业的新热潮。
开发区,这趟连云港开放经济的头班车,正在摒弃以往传统发展的旧思维,以开放创新的新思维,开启园区发展的崭新篇章。
构筑新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
“开发区必须‘开放’。”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关永健对开发区“十三五”发展定调说,开放是开发区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孕育的。因此,开发区在今后五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放”。
这样的判断源自一个成熟的园区管理者对于未来的掌控。在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开发区人深切地感到今天的开放比过去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都要艰辛。 开发区人问自己:“今天的开发区外资应该怎么引?”
正在开发区人感到困惑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们突然意识到“新开放”原来可以这么做。 前不久,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恒瑞医药宣布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达成一项为期3年的癌症疗法开发合作协议。恒瑞医药副总裁曹国庆指出:“恒瑞期望能够通过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精密合作改善癌症患者的医疗护理。该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恒瑞在中国肿瘤药物研发的领先地位。”
恒瑞“借力打力”的国际化战略让开发区人挣脱了困惑的迷雾 。他们说,恒瑞国际化战略让开发区深切地感到,今天开发区比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外来投资,更加需要外来的资源。这些新的元素将带动开发区实现真正地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开发区增进了同国外机构、企业的联系,也实现了自我的思想解放。
“坚持对外招商引资不动摇”的开发区人扪心自问:“在对外招商引资越发困难的今天,开发区的对外开放有哪些优势?”
国家的“十三五”《纲要》规划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径,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数据显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行的今天,开发区一季度依旧保持了实际利用外资4701万美元,增长25%的开发区“开放”速度。
为了让园区更加国际化,开发区积极围绕“开放”战略,大力推进类自贸区改革试点众多政策落户,加速招商引资的国际化,研发平台的国际化和人才的国际化,通过园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参与到国际技术分工浪潮中。与此同时,开发区还在环保、路标路牌的设计上同国际接轨。
今天的开发区人用更多“国际语言”,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经济合作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注重“成色”,提升产业发展新“能级”
摒弃以往的“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开发区人正以平常心来看待发展,更加注重产业“成色”谋发展。“当我们有勇气正视自己的时候,转型升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开发区人如此说。
2012年,一群西装革履的“专家”带着开发区赋予的“发展命题”走访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等多个政府部门和区内企业,为开发区的新产业确定方向。经过半年多的调研,罗兰贝格的专家汇报调研成果:随着开发区发展进入转型期,其不仅要重视量的积累,更要重视产业层次、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能再做“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事情。一针见血。专家的意见让开发区人出了冷汗,因为他们点出了开发区产业发展的“软肋”,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好。
很快,人们发现开发区的产业格局从原先的“三新一高”(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调整为“二三二”(生命健康和先进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型装备和精密机械以及消费电子三大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和文化创意两大现代服务业)。
今年4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来到开发区。他此行的目的是为开发区与东华大学、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共同筹办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士工作站”进行调研。这位主持完成了4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院士是开发区专门请来的“产业导师”,他将见证开发区的产业选择。
如今,开发区人深知好企业和好产业比新企业和新产业更加重要。 最近几年,开发区人拼命地集聚创新的资源,力争在全球的产业价值链上寻求开发区的位置。
“好产业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关永健在采访中用好产业和好企业为开发区未来开出了“药方”,“一旦确定了产业方向,开发区的资源、公共平台都必须围绕这些产业配置,各种科技创新政策、金融服务、人才招引都要向这些产业倾斜,使他们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体量更大。”
当然,好产业进入给旧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虽然阵痛,但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去执行。“今天的退出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发展。”开发区人深切地理解这样的语句。
2003年,一篇《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 连云港吉利化工公司胜诉》的新闻把读者视线带到开发区。但现在,曾经风光无限的三吉利化工于去年宣布搬离开发区。这是开发区确定新产业方向后的自我选择。此时,花果山大道附近那个广告牌上“科技引领 创新发展”的标语,却清晰地表明了开发区的发展新诉求。
在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园区与园区的竞争不再是规模上拼大小,而是技术层次上较高下。如今开发区围绕园区的产业,梳理产业链,建立了独特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模式,即研究院+孵化 平台+产业链+产业基金+创新型企业。
在这种全新思路的引领下,开发区夯实了产业基础。数据显示,一季度,批准新设外资企业5家,总投资38440万美元,协议外资17025万美元;批准内资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29.6亿元。全区在谈项目104个,重点重大项目49个,其中外资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7.6亿美元;内资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165.3亿元。
改革领航,催生经济发展新活力
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开发区将改革融入发展血脉,将产业树立在成长路上。于是,开发区人同自己较上了劲。
3月初,连云港市工商局向江苏新海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下发了企业集团登记证,这标志着江苏新海诚金融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新海诚集团)正式成立,开发区完成了对新海连控股的资源重组。
“这场改革的实质就是激活国企的动力。”关永健非常肯定地说,通过新海连集团业务的拆分和重组,为国有资产实体化运营打下了基础。如今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海连、新海诚、新海科园区运营、平台建设、金融服务的“三驾马车”。这一步改革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园区资产资本化、资产证券化,实现整个园区资源的“对接市场”,增加园区发展市场竞争力。
随着资产的重组,开发区将其承担市场的职能剥离,让管委会回归服务园区发展功能,更加轻松谋发展。
回归服务园区发展功能的开发区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招商引资这件大事。然而在投资意愿下降的今天,开发区如何凭借改革实现突破?
2016年新年伊始,开发区同涌金医疗团队的一次签约为这样“难事”找到了一个方向。
因为根据双方约定,涌金医疗团队将借助“连云港医疗产业发展基金”,帮助开发区展开密集地产业招商。这种打破传统的官员招商、干部招商,通过市场化手段,让产业基金、孵化器、咨询公司为园区招商的模式让开发区人感到原来招商引资可以这样“玩”。目前,开发区已经完成了对原有招商局模式改革,成立招商公司,体制、机制、人员悉数调整到位。
打破官员招商模式,围绕主导产业让市场为园区招商。开发区这场改革撼动了园区招商引资的传统模式,为其发展赢得了新的空间,也让开发区的发展更加接轨市场,是新时代园区经济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抉择。
现在,在开发区每个“职员”的座位上都有一个“岗位责任清单”。 “该清单融合了强制分配理论、间断—平衡理论,并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绩效管理体制改革,按照KPI关键绩效指标设定法,推行日报、周审、月考、季评工作机制,将充分体现管理的精细化和考核的科学化。”开发区考评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关永健为这样的清单进行了这样的概括。他说,这样每个人都会更加努力地为开发区的明天奋斗。
在这个活力四射的开发区内,一个自信、幸福、发展的魅力之城,正在以充满理性、智慧的速度,向着“十三五”的伟大征程一路前行。五年后,人们将在这里遇到更加美丽的产业,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