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 者 赵芳 通讯员 瞿霞)7月15日对已在外流浪9年的王培兰老人来说,是一个永生铭记的日子,在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的努力下,这一天她终于与从山东枣庄赶过来的亲人相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她也成为我市首例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寻亲成功的流浪者。
7月15日下午,王培兰在市救助管理站吃过午饭回到宿舍休息,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和她的小女儿取得联系,并打开视频确认。当王培兰看到小女儿的影像时,激动地伸出小拇指,示意工作人员“这是我的小女儿”。
当天下午3时40分许,王培兰的弟弟、大儿子、大儿媳妇、大女儿、孙子和两个侄子一行七人来到市救助管理站,一家人9年后再相见,场面令人动容,所有人的手都抑制不住地颤抖,老人的孙子更是依偎在奶奶的肩头,紧紧握住奶奶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父亲走得早,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兄妹四个拉扯长大,刚可以享福了,她却走丢了。”赵克清是老人的大儿子,想到母亲这些年吃的苦,哽咽不已。
“母亲是在去我家的路上走丢的,这么多年来我无时无刻都在愧疚。我们通过很多方式寻找,可一直没有找到。很多人劝我们说母亲可能不在了,我始终不相信。如今,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王培兰的大女儿赵秀荣泣不成声。
原来,2007年6月4日,王培兰坐公交车去大女儿家,没想到因为坐错车,一路到了临沂。2008年4月28日,流浪到我市的王培兰老人被市110指挥中心送到市救助管理站。
“送到这里的时候,老人的状况不太好,在外流浪了两年,她的脚都冻坏了。救助人员赶紧将她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现在老人走路微跛,是因为当时切除了脚趾。”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徐进说。
王培兰老人已经在市救助管理站生活了8年,起先救助人员也通过报纸和网络发布老人的相关信息,并且开车带老人去周边城市寻找,希望能得到有用的线索,无奈老人家口不能言,事情始终没有进展。“我们还请了特教学校的老师多次和她沟通,但是她的哑语并非官方哑语,没办法了解她家庭的具体情况,所以就一直没能成功寻回亲人。”徐进说。
今年元旦以后,民政部发起全国救助寻亲网项目,市救助管理站也为在站滞留人员登记了信息,王培兰就是其中一个。今年7月14日,“宝贝回家网”的工作人员在该站浏览时发现老人很面熟,因为老人远在北京的小女儿曾委托他们寻找母亲,于是这位工作人员赶紧联系我市救助管理站,并附上老人曾经的生活照,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他们要寻找的就是王培兰老人。
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全市200多位受助人员的信息已经上传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包括他们的照片、姓名、性别、年龄、身高、特征、发现时衣着、是否采集DNA、发现日期、发现地点以及所在救助管理机构的联系方式等。
为此,市救助管理站提醒,如果有走失人口的家庭,要及时报警,最好留下自己的DNA数据,并经常浏览救助寻亲网,寻找家人信息,提高寻亲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