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 者 杨锐冰 实习生 黄鑫 通讯员 杨迅)8月10日下午,一盏新型的防虫灯亮相苍梧绿园内。随着幽蓝灯光的亮起,标志着我市城区防虫灯试点安装工作启动。记者从市城建局获悉,首批防虫灯选择在苍梧绿园和郁洲公园试点,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虫情,做到提前防治城市绿化病虫害。试点成功后,将逐步推广至城区主次干道和街头游园绿园,为广大城区居民打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首台高科技防虫灯亮相苍梧绿园
一直以来,我市城区绿化都备受病虫害困扰。经过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市城建部门联合市农科院,引进拥有高科技含量的防虫灯,为绿化管理部门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采集、分析病虫害发生原因,从而在源头上控制、杜绝城区绿化病虫害。
8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苍梧绿园内发现,我市首台防虫灯试点安装已经完成。灯身高约1米,由灯体、消杀、收集仓等部分组成。顶部为带有玻璃板的灯体,灯身则为智能采集系统和收集仓,外部有围栏保护。
“其实防虫灯的真正名字为‘智能虫情测报仪’,通过光控、雨控以及诱捕、处理工作原理,将飞虫经过多个环节最后制作成样本。”市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室负责人任立凯介绍。
此次采用先进的工作原理,配备自动传感器。其中,光控传感器会在白天自动关闭,夜晚打开灯管进行工作,灯光呈蓝紫色光,吸引飞虫撞击玻璃屏落入通道内;雨控传感器,雨天自动关闭处理通道,以防虫体因湿腐烂。
大数据采集源头防控病虫害
与以往不同的是,防虫灯并没有采用之前的化学药剂杀害,而是采用红外线消杀和两级烘干步骤,保证干燥、易收集,使飞虫落入收集仓之后完好保存,有利于技术部门对收集到的虫子进行数量、类别的分析。
收集仓内共8个收虫盒,经过一夜采集后,第二天清晨会自动转仓,将空盒转至采集通道下。一天一盒,8天为一周期,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这是我市首次采用技术型防虫害科技,给绿化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更科学、更准确地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发生。”任立凯表示。
市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处长徐兴权介绍,夏季我市不少海棠树上会有网蝽、吹棉蚧等害虫,此外春夏季会有蚜虫害,此外杨树还会有螟虫,其他树种还会有刺蛾。“这些都对城区绿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徐兴权指着园内一棵杨树介绍,“你看,杨树叶子都被螟虫啃坏了,如何能防治这些虫害,是我们现在要大力解决的问题。”
通过新型防虫灯,市农科院专家将从幼虫到成虫研究虫子习性,及时进行防治,减少害虫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危害。
今后将普及至城区主次干道等地
据了解,除了在苍梧绿园安装防虫灯外,郁洲公园的防虫灯试点安装也已结束。两处防虫灯均为通电工作。接下来,我市还将在市民广场、东盐河滨河绿地、市政府中央景观大道安装太阳能装置防虫灯。
“通过防虫灯的安装,将起到提升城区绿化景观的作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市城建局绿化监管处副处长王雅丽介绍,在试点工作完成后,我市将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城区主次干道、街头绿地游园等,更大范围地去预防病虫害发生。
绿化养护部门也会通过精准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对城区现有绿化进行有效养护,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