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新街景 连云港临时便民疏导点将有合法身份

【连网】(见习记者 张晶晶  通 讯 员 李庆新 孙淑莉) 自8月18日起,市城管部门将会同辖区政府,对城区占用盲道、影响市容和交通、市民投诉集中的马路市场、不符合要求的疏导点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照《市区临时便民疏导点和亭棚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通过科学合理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改善摊点“形象”,使临时便民疏导点既方便市民,又能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经营范围———

家禽、屠宰等摊点禁入

据了解,我市规定的临时便民疏导点,对经营范围有具体的要求。根据《办法》,临时便民疏导点的设立,必须依据周边环境和要求,经营范围为六大类:一是修理服务类:修配锁、修自行车、修鞋、擦鞋、缝纫、磨刀、手机贴膜等;二是排档小吃类:各种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三是熟食、炒货类(包括卤制品等);四是小百货、花卉类;五是水果、蔬菜类(包括季节性瓜果);六是报纸、书刊类。而禽畜、水产、生肉、屠宰等品种,属于严禁入内经营的品种。

改善形象———

统一划线、统一垃圾收集等

建成区内的临时便民疏导点,不仅要便民,还要融入城市的景观。9月上旬,全市城区临时疏导点必须经过审批,并达到“八有”、“五统一”的要求,满足周边居民购物需求。

《办法》规定,“八有”即:有明显的标识牌,有一套管理制度,有疏导点建设管理简介,有经营业态分布图,有管理办公场所,有一支内部管理机构,有环卫保洁队伍和配套设施,有一套完整的台账;“五统一”即:统一定点划线经营,统一建设外部设施,统一垃圾收集容器,统一地面垫布,统一摊点操作台面。

政策对象———

弱势群体可向社区申请

《办法》规定,申请进入临时疏导点经营人员优先考虑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城市周边和近郊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就业。 

具体申请办法是,由个人向社区申请,社区经筛选后向街道办事处推荐,由街道办事处和区城管局共同确定临时便民疏导点人员并备案公示。经审核批准进入临时便民疏导点和亭棚经营人员应当与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签订便民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街道办事处会同区城管部门对进入临时便民疏导点经营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实行日常监督管理。

记者探访———

便民疏导点将有“合法身份”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城管执法人员来到市区新孔路等地的便民疏导点进行实地查看。现场城管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正在对辖区摊点和马路市场进行摸底排查,对符合临时便民疏导点建设管理要求的,将进行审批备案,对达不到要求的,9月初起,由辖区政府组织力量进行依法拆除。

据介绍,本月底前,赣榆区、连云区、市开发区三区完成本辖区疏导点的区级审批工作,并报市城管局备案,海州区、高新区、云台山风景区由辖区办事处对现有疏散导点进行摸底排查统计,完善相关台账资料报区局初审后,由市城管局统一审批。这也标志着我市临时便民疏导点和亭棚即将有合法“身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