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李菲 王从帅)随着冷空气的离去,我市气温回升,雾霾也重新袭来。11月28日上午,市大气办解除了此前发布的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指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港城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好于预期,但鉴于近期气象条件较为复杂,我市仍有可能出现间歇性污染天气。
PM2.5成冬季霾生成主因
27日上午,我市大气办发布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指出当日上午9时,我市空气质量指数(AQI)高达233,为5级重度污染。市气象部门同时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我市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中度到重度霾。
据了解,AQI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缩写,参与评价的分别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冬季,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影响这个指标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PM2.5是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所以通常来讲,霾基本可以跟PM2.5挂钩,很多人也分不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霾对人的危害远大于雾
“霾不同于雾。”据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霾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在视觉上,因为霾由微粒组成,易造成大气浑浊,视线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而雾由水汽凝结,是正常的天气现象,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小。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大气浑浊能见度恶化是由霾造成的,当湿度大于90%时一般是雾,介于80%到90%之间的湿度则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主要成分是霾。由灰尘、硫酸盐、硝酸盐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所以霾看起来呈黄色或者橙灰色。
入冬以来,我市爆发的几次大规模雾霾天气,很多都是雾和霾混合物,有时甚至先出现大雾,随后出现霾。
多重因素诱发大气污染
霾是如何爆发的呢?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冬季是雾霾的高发季节,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内外两个因素。
冬季极易出现逆温、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并且降水较少,加上我市山峦相间的地形地貌,致使污染物堆积难以扩散。此外,我市紧邻华北等雾霾高发区,冬季刮西北风,外界污染物容易输入。气象条件、地形因素、外界输入是我市雾霾生成的外因。根据前日的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本次污染就是由冷空气导致的区域污染传输以及冷空气过后静稳天气形势重新建立等因素造成。
本地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我市冬季出现霾的内因。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源解析数据,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为PM2.5的四大最主要污染源,占八成左右,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昨天发布的《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通知》指出,市区近期PM2.5组分中,生物质燃烧贡献比例异常偏高,部分时段占比高达40%,可能与市区及周边焚烧树叶、杂草、木柴等行为有关。
“霾很狡猾,当冷空气来临导致大气对流加强时,它基本是随风走远,但是一旦港城进入和缓的暖阳模式,霾就容易悄悄来临。”环境监测人员表示,外因不可改变,但是我市可以从内因着手,从减少燃煤、绿色出行、工业限产、控制扬尘等方面出发,减轻冬季的污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