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古稀跑者15年跑了40站马拉松 90岁再考虑停下脚步

cw27a10b

【连网】  (记者 史卫平)5年前,时年66岁的丁竹人去西藏拉萨参加马拉松赛后,曾制定一个“小目标”:在70岁前,马拉松参赛纪录达到10次。

5年后,已经71岁的他,早将当年的“小目标”远远抛在后面。

12月25日,他从广州返回连云港。半个月前,他重返青年时代当兵时的所在地广州,那里成为他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第40站。

跑到什么时候才停下脚步?他给出答案:可能90岁再考虑吧。

71岁 “跑马”生涯15年

每天,丁竹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自己的画廊里。画廊位于连云港老街,清静幽雅。

在享受“静”的同时,丁竹人也喜欢“动”。这位71岁的老人,每天早上的跑步雷打不动。

丁竹人现在是我市“长跑登山俱乐部”成员,尤其喜欢跑马拉松。他最初喜爱上这项运动,是在15年前。

“当时我刚从单位内退,体重有179斤,我意识到应该注意锻炼身体了。”在本市一些长跑爱好者的影响下,他的马拉松生涯从此起步。

这15年间,他先后去过上海、北京、厦门、扬州、昆明、香港、拉萨、无锡……参加了一站又一站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在本市连岛、徐圩、月牙岛等地举办的比赛,自然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跑马拉松,也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可逞强。我每次参加的都是半程比赛。”丁竹人说。

“跑马拉松是要讲究技巧的。刚开始时要不紧不慢地跑,五六公里后可以加速,十几公里后再放慢一点,最后阶段再发力。”他讲述自己的“跑马”经验,“沿途每隔5公里会有一个供水站,但不能猛喝,只能喝一口润润嗓子。然后拿着矿泉水瓶边跑边用海绵往头上挤水,降降温。”

广州 跑第40站马拉松

2011年9月,66岁的丁竹人和本市另外4位马拉松爱好者一道,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参加由中国田协、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和拉萨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

“那次半程马拉松的关门时间是3小时。虽然高原空气稀薄,条件比在平原上更艰苦,但我们几个人全部在关门之前到达终点。”丁竹人说。

66岁的人,跑到高原上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大年龄的参赛选手非常引人注意。在赛前和赛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记者两次将他选为采访对象。

“那次去拉萨参赛,是我参加的第6次国际马拉松比赛。”他说,回来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希望在70岁以前,能完成十次参赛纪录。

没料到的是,这项纪录轻而易举地便被打破了,而且是“大踏步地前进”。今年,丁竹人先后参加了几次比赛,直到12月11日,他在广州将参赛纪录上升到了第40次。

年轻时,丁竹人曾在驻广州的空军某部服役,直到1964年。“时隔52年重返‘第二故乡’,心情很激动。”这次参加“半马”,他跑出了2小时20多分的成绩,“以前最好的成绩跑过2小时07分,这次也算正常发挥。”丁竹人说。

“‘广马’组织得非常好。”他说,因为在广州马拉松赛前一天的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发生了两位跑者出现意外的事,广州站的比赛组织者加强了安全保护措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次去广州,他特意带上了自己的老伴,“都这么大岁数了,一起出来玩玩。”在广州期间,他还见到了当年的几位老战友。相隔半个多世纪再重逢,大家对他年过七旬仍坚持参加马拉松的精神表示钦佩。

“跑马” 是文化也是享受

在一般人眼中,马拉松比赛时间很长,虽然锻炼、体现了参赛者的意志,但过程枯燥乏味。

然而在丁竹人看来,跑马拉松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文化、一种享受。“马拉松是一项很健康的运动,是一项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运动,沿途多看看风景,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是不会受伤的,大家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

丁竹人说,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赛道都是在主干道,风景非常美。有一年在厦门比赛时,大部分的赛道是在沿海边的环岛路上,从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出发,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沿途依山傍海、风景如画,还有‘厦门二十名景’中的八大景点缀其间,可尽览厦门的天风海韵,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对于长跑,我一定会坚持到底!”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说,今后还会继续参加马拉松比赛,还是以“半马”为主,“跑到什么时候才停下脚步?可能90岁再考虑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