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2020年 连云港市城乡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连网】(记者 赵芳 通讯员 黄蕾)我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社会问题。我市从2000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87.36万人,占人口总数16.43%。预计到2020年,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将达到110万人左右,占人口总数20%左右。同时,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空巢化趋势加剧,失能、失智老人占比增加。老年人口的结构性增长将直接导致为老服务资源供给压力增加,当然,这也促使养老服务业向专业化、特色化、社会化发展。

近日,《连云港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出台,养老服务业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将陆续落地。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一同发展升级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 构建居家养老服务10分钟服务圈

在传统养老习惯的影响下,绝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我市将全力推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突出其在居家养老中的核心作用。

在城市重点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住宅区按照每百户15至20平方米调剂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构建“嵌入式”的社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每个街道要建有规模适度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在经济较富裕的村推广赣榆区农村养老集中居住区模式,村委会或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为其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支持,其他地区,重点加快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问题,然后逐步增加养老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到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今后,我市将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为支撑,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健康咨询、家政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组织或企业为服务主体,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形成强大的后援支撑体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及时周到的养老服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为老服务单位,培育发展更多的线下服务实体,注重运营模式创新,不断完善实体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把线上的信息流有效转变成线下的专业化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重点关注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和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体。到2020年,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10%以上。

我市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融合,打破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边界,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将机构内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充分发挥专业资源的最大效用,构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养老机构等为中心的10分钟左右服务圈。

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服务。鼓励在街道内探索推广“志愿型”、“储蓄型”和“市场型”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

探索建立家庭照顾者支持政策制度。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开展护理知识免费进家庭活动,对于承担主要养老责任的在职家庭成员,其所在单位应在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等方面给予便利和照顾。

机构养老 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机构建设

“医护条件好”是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条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愿意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看中的大多是“医护条件好”。然而,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医养结合供给明显不足。

我市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加强老年护理院和老年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将重点兴建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加快现有养老机构的主体功能整合提升,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加强合作,促进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

此外,鼓励和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利用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开办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等。鼓励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就近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

到2020年,市、县(区)都要新建1所以上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确保满足全市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需求。

我市将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简化手续、强化服务,在土地供应、购买服务、税收、公用事业收费、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社会力量提供的床位数在200张、5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可分别列入县(区)、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

我市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优化养老床位结构,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闲置的学校、办公楼、厂房、商业用房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兴办养老机构。依托我市山、海、温泉等资源优势,建设服务承载能力强、床位在1000张以上大型养老机构。

我市将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困难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生活的前提下,拓展社会寄养、日托照料等多种功能,加快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到2020年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使用率要达到60%以上。

同时,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互助式养老院,鼓励利用农村闲置的学校、村“两委”用房、医院用房以及民房等资源,建设养老机构、托老所、“老年关爱之家”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离家不离村养老服务。

养老产业 发展休闲健康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产业将被纳入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重点培育县、区级老年服务产业园区及乡镇(街道)老年服务街区。

积极推动东海县温泉养老产业园、海州区新南养老服务街区和赣榆区农村养老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养老服务业重大项目,培育经济效益好、社会认可度高、管理规范的养老机构,实行专业化、规模化连锁经营,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十三五”期间,市培育连锁5家养老机构、1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品牌各1个以上,每个县(市)培育连锁3家养老机构、5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品牌各1个以上。

今后,我市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业,鼓励建设一批具港城特色的现代养老、康复、康体、美体、养生产业项目,着力打造“生态养生”、“温泉保健”、“休闲度假”等特色养老服务。

加快推动海州区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我市中医中药在老年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挖掘针灸、推拿、按摩、中医康复、中药养生技术。建设中医药康复、疗养基地,发展以老年人、急慢性疾病康复期患者为主的健康管理、康复促进、医疗护理等服务。  

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业,推出适宜老年人的旅游线路,开发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旅游产品,完善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老年消费市场。

此外,发挥我市医药研发和药品、器械生产基地优势,提高老年医疗药品、绿色食品、保健药品、海洋产品、医疗康复器材辅具等涉老产品的设计、研发水平,加快高附加值的生产型服务业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