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赵芳)60岁的夏绍琴,是一名普通市民,但她的献血记录和厚厚的一沓献血证,却会让人感到吃惊。她从1999年开始第一次献血至今,共计献血119次,其中全血15次,献全血量为3000毫升,献血小板104次,共111个治疗量。“献血一袋,救人一命”,18年来,夏绍琴共献血126袋,相当于挽救了126条生命。
说起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时间,夏绍琴说她自己也不太清楚了,只是印象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报纸上看到无偿献血的相关报道,知道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于是就决定尝试一次无偿献血。
那是1999年深秋,夏绍琴看完报道的第二天一早,就骑上车来到血站,献出200毫升全血。
有了初次献血的经历后,夏绍琴渐渐地开始关注献血的相关消息,发现A型血和O型血最容易发生“血荒”,因为自己是O型血,献血能帮助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伤害,就一直献到现在。
献了一段时间的全血后,跟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接触多了,也熟悉起来了,在一次交谈中,听到工作人员说抢救大出血和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供应更为紧张,有时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就能救活一个人。
从此,夏绍琴从献血改为献血小板,每次都是骑车10多分钟来到市中心血站,每次捐献结束后,还要做志愿服务,都要从早上七八点忙活到中午。18年来,夏绍琴共献血126袋,相当于挽救了126条生命。
“我第一次献血,是瞒着家人的,我也没有想到之后会有100多次的献血。”夏绍琴说。自参加无偿献血以来,早晚锻炼身体,偶尔有个伤风感冒,也从来不吃药,尤其是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血液不好,容易影响血液的质量。
无偿献血,爱心延绵。夏绍琴坚持无偿献血10年后,丈夫在她不断地“鼓励”下也跟着她一起去献血。2009年,在她一次献血时,带着丈夫到现场看。“看到现场有很多人在献血,他当场就献了200毫升。”说起此事,夏绍琴显得很开心。
如今,在夏绍琴的带动下,丈夫、儿子、妹妹、妹婿、侄女等亲人和朋友都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阵营中。
当记者问夏绍琴为什么这么热心,坚持一直献血时,不善言辞的她没有说出什么大道理,只说“人在做天在看,献血对自己没有什么伤害,还能帮助别人,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2017年5月,夏绍琴就要过60周岁了。按照献血法规有关规定,她不能再献血了。“现在献血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想到快要不能再献血了,心里真有点失落。”夏绍琴对记者说。
虽然很快就不能再献血了,但作为我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夏绍琴表示,今后还将穿上红马甲,走上街头进行无偿献血宣传,以自己的献血体会现身说法,鼓励动员有献血意向的市民献血,将这种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