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2020年连云港人才发展综合指标超全省平均水平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 通讯员 胡学锋)日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连云港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大、结构优、素质好、创新创业活力强、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人才队伍,人才发展的综合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把连云港建成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的人才集聚中心和区域创新体系较为完善的人才强市。

突出重点人才开发,加快提升人才资源竞争力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造就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掌握核心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国内国际知名的科技企业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速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快培养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扎根基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和海外培训计划,加大国内外优秀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资助选派高技能人才赴海外培训研修,鼓励支持连云港地方高校与国内外知名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推进技能人才国际化进程。搭建校企教育发展交流平台,支持各高校以产业转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立和完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完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

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对接沿海新型临港产业基地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需要,实施连云港产业人才发展行动计划。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突出“石油化工、冶金钢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人才开发培养、“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优势产业人才高端引领、“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兴海洋”三大新兴产业人才加快引进和“精细化工、轻纺、建筑”三大传统产业人才转型升级。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人才政策环境高地

在人才引进机制上,提出顺应城市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需求,实施“三百引才工程”、“海外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发挥国内人才工作站和海外人才联络站宣传推介、联系汇聚功能,进一步提高招才引智质量水平。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提出紧扣“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建立以重大人才工程为引领、行业人才工程为支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上,提出制定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具体认定工作转由符合条件的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承接。

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上,提出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允许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上,提出积极推进人才保障制度改革,设立人才定点医院,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柔性流动人才“特聘制度”,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金卡、帮办服务制度,落实高端人才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帮扶等方面优惠待遇。

对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扶持人才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人才公共服务等政策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要求各县(区)均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以上,县(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达到2000万元。提出加快淮工大学科技园、杰瑞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创新创业主阵地作用,把连云港高新区建成全市创新创业人才核心区。提出以大学生等各类青年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聚众创人才。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出加大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人才公共服务产品开发,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十大人才引培工程,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港城英才计划。依托重大科技计划、重点科技平台和重大创新项目,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主导产业集聚、向规模企业集聚、向研发平台集聚。到2020年,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2000人,其中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人。实施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选拔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0年,重点培养50名在科学技术领域贡献突出的市级知名专家,200名贡献较突出的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有发展潜力的市级知名专家和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

实施港城企业家培养计划。着眼于提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到2020年,培养30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企业家、200名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企业家、300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产业人才发展行动计划。围绕推进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加大产业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力度,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大力实施产业人才“131”培训计划,推进我市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型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设3家包括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培训的公共实训基地。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计划。组织实施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育行动、持证农民培育行动、涉农专业农民教育培养行动、农民创业就业发展行动,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专家和领军人才。到2020年,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达3500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经营服务人才达3.5万人,创业就业人才达到4万人。实施“众创人才”发展计划。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大学生、复转军人、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失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载体建设,强化创业服务,汇聚众创人才。实施行业人才协同发展计划。推进“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发挥行业主管部门集聚专业人才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发展齐头并进。推动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实施人才发展专项规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