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张开虎 戎飞)昨日,东海县爱心帮扶协会会长周娟带领16名志愿者,带着热腾腾的饺子和84名热心网友自发筹集的4396元爱心款,来到东海火车站送给75岁的盲人“播报员”———陈绍君。老人吃着热饺子,紧闭的双目似乎溢出泪花,他感动地说:“谢谢大家!叶落归根,我舍不得离开东海,离开火车站,我会想念这第二故乡。”
一个平凡的外乡老人,何以能够得到东海爱心人士的关注?事情还要从49年前说起。1968年,祖籍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石门镇的陈绍君,跟着老乡们一路流连到东海讨饭。最初,老乡们可以当他的“眼睛”。慢慢地,同乡们都返回临沭,他却没舍得离开,从此就在东海落了脚。
没有了老乡引路,自己不再适合四处乞讨,于是定点乞讨成了陈绍君的最好选择。“一次避雨,我到了东海火车站的售票厅,旅客问了去徐州的火车班次,我就记住了。一会又有乘客询问那个班次,我就马上告诉他了,比售票员快得多。”陈绍君说,让他意外的是,这位旅客给他两分钱,正是这两分钱让他和东海火车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之后,陈绍君就经常到售票厅注意听列车班次并记在心中,有旅客询问,他就“抢先”告知,大方的旅客还会为此“付费”,这成了他的生活来源。日久天长,无论是火车站的售票员,还是乘车的旅客,对他的存在都已习以为常,大家都称呼他为盲人“播报员”。
在陈绍君的心中,东海老百姓淳朴又善良。初来乞讨时,不少人都给他热水热饭,让他免受饥渴,也就是这份“情意”让他常留东海。在东海这么多年,陈绍君就住在火车站附近。一年多前,火车站南边的一家食品公司,将一间废弃的临街门面房提供给他住。门面房没有门,好心人就帮他捡来一些旧家具放在床尾挡风。老人双目失明无依无靠,隔壁邻居、饭店就时不时送来热水、热饭,帮助他解决温饱问题。
如今,随着网上购票的普及和交通的发展,到售票厅买票的乘客越来越少,老人也讨不到钱了。“年纪大了,天气也冷了,过了这个腊月,我就要回老家了,以后不回来了。”前一阵子东海“创卫”期间,陈绍君将这一想法告诉了一位热心人。这位好心人将他的故事发在网上,没想到吸引了全城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打听陈绍君的近况,关心他的路费和后续养老问题。
12月1日,国际志愿者日,东海爱心帮扶协会在微信群发起了募捐倡议。很快,一天时间就帮老人筹集了4000多元钱。爱心涌动让寒冬中的东海暖意融融,也温暖了这位外乡老人的心。陈绍君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看东海的天空、大地和水晶,还有东海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