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袁春梅 贺巧林 刘静
冷空气的到来,横扫港城大街小巷,5日港城的最低气温降至-5℃,这样的季节里,多少人渴望着24℃的恒温房,都希望回到家就能感受到温暖。从东北来港城工作的小张,今年第一年在港城过冬天,他说港城的冷一直冻到骨头,很可惜他租住的小区没有集中供暖,只能自己开空调。集中供暖,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一个热词,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集中供暖,为什么集中供暖在港城叫好不叫座,笔者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供暖队伍频繁出现“掉队”现象
屋外行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昨日,在河滨花园小区张小琴的家中,我们感受到了集中供暖的舒适。物业负责人靳经理介绍,11月份中旬他们对小区供暖管网进行了多处维修,12月1日正式开始集中供暖。
港城一般在12月初集中供暖,11月上中旬开始,小区物业就会在粘贴通知,征求供暖意愿,代收取暖费。但是今年,住在津华苑小区的徐静发现,物业迟迟没有粘贴通知,询问才发现,因为如今负责供暖的港城公用公司与原先供暖的田申热电公司之间,尚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暂时还不知道哪天能供暖。
在中央华府小区,笔者了解到,因为今年供暖征集意愿过程中,只有不到100多户的居民有供暖需求。高新区郁洲街道河滨社区书记何来华介绍,因为有供暖需求居民太少,今年小区很可能就不集中供暖了。
“中央华府小区一共有居民1750户,去年集中供暖人数只有两三百户,物业亏了不少钱。”何来华分析,蒸汽从小区进入到每家每户,损耗很大,还需要管道维护、人员管理等,用户太少根本就运行不起来,这也是今年物业不愿意继续集中供暖的原因。
东方瑞园小区是一个新小区,有集中供暖管道,但是今冬能不能供暖也是一个未知数。物业负责人表示,小区本身入住不到一半,从供暖需求登记统计来看,有供暖需求的也就200来户,即便是集中供暖,费用也会很高。
集中供暖曾是高档小区“标配”
冰天雪地里,屋内的暖意融融,最能让人舒心,那些集中供暖的小区总是让人心生羡慕。市民张梅住在西小区附近,冬天里每次去西大岭社区的亲戚家,都免不了多待一会儿。“那屋子里真叫一个暖和,要不是离得有点远,都想天天住那。”张梅说,室内正常温度都在20℃左右,穿个毛衣就行了,很舒服。是否有集中供暖,成了张梅再次换房时的必选。
消费者有需求,商家自然就会打这方面的算盘,集中供暖曾经被开发商当做一大销售热点,2000年后,港城很多高档住宅小区都配备集中供暖设施。“2006年,我买房时,就特别考虑这事儿,当时看了金秋情缘等多个小区的房子,因为金秋情缘具备集中供暖的设备,后来就买了那里的房子。”市民崔女士同张梅有着一样的想法,但是让崔女士没想到的是,到了2014年,金秋情缘小区因为管网老旧等问题,不再进行集中供暖。
苍梧小区、河滨花园小区、四季金辉小区、中央华府小区等港城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区,都是集中供暖小区。尽管一些小区出现供暖“掉队”现象,但是居民对集中供暖小区还是尤为青睐。
由于我市不属于国家强制要求冬季供暖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供暖对于港城市民来说,不像自来水、燃气一样是必需品,而是用于改善生活品质的更高物质要求。
集中供暖如今风光不再
采访中笔者发现,虽然近两年港城集中供暖呼声很大,但是不少使用集中供暖的小区开始“掉队”,居民对此的热情也在慢慢减少。
金秋情缘就是其中之一。老住户龚女士切身体验了小区供暖变化。“前几年供暖效果很不错,价格也很便宜。我当时住进来感觉特别舒适,但2013年之后,小区集中供暖费提高了,就没有几家缴费了。”龚女士说,供暖暂停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烦恼,他不得不另买燃气炉供暖,但是燃气炉每年都会坏一两次,维修花费较大,并且每次都要提前买气,很麻烦。
“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了管道更换上。”金秋情缘物业工作人员告诉笔者,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供暖后,物业发现由于未实现一户一表和管道老化,小区供暖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2013年由于温度未达标,物业不得不退给居民8天采暖费,结果出现了“倒挂”亏损。2014年,物业公司建议更换管道,但仅不到三分之一的居民同意缴费。居民不愿意多掏钱,物业不愿意贴钱,集中供暖彻底化为泡影。
业内人士介绍,港城集中供暖起步得较晚,基础条件也不是十分完善。缺乏相应政策支持的供暖企业,大都采取的是用户预交多少钱就供多少气,预交费用花完了,用户不续交费用就停止供气的做法。而许多小区物业公司对集中供暖的态度,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样一来,许多铺设了供暖管道的小区,由于收不上费用,只好“望暖兴叹”。多年不使用,不论是小区内的供暖管道,还是居民家中的取暖设备,纷纷出现老化损坏,再想使用必须更换维修,又要支出一大笔费用。这也正是集中供暖叫好不叫座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