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徐誉宁)洗车卡、健身卡、餐饮卡、美容美发卡、教育培训卡……如今市民的钱包里总能找出几张预付卡,在消费领域,似乎已然“卡”行天下。然而,预付卡在带来优惠与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乱象。诸如一些店铺,在市民充值后不久,就关掉店铺“跑路”,从此杳无音信,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相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办卡前先看店面的规模和质量,同时对于优惠力度极大的充值返现方式要多问多想,切不可有占便宜的心理。如出现问题可采取向消协投诉、法院诉讼等方式,若涉及诈骗或非法集资需立即报警。
“当时店铺搞活动,活动力度挺大的,而且对这家店铺的服务一直挺满意的,我就充值了2000元,进店消费最低可以打7折。可是没想到,上个月我再去消费的时,这家店已经‘人去楼空’”市民邱女士介绍,前段时间,她在市区一母婴品牌店充值了2000元,才消费了500多元后,这家店铺就关门歇业了,随后邱女士拨打该店铺预留的电话号码显示关机,卡里的1000多元至今也没有找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都遇见了类似的情况,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没有抵抗住一家理发师的推荐,办了一张3000元的美容美发储值卡,可是没用几次,就遇到店面转让的情况。庆幸的是,新商家承认原卡有效,但是卡内余额需要打8折之后才能使用。“当时我虽然不太愿意,但是想总比一分钱不承认的好,我就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预付卡的风险在于,一旦发卡商家“跑路”或发卡商家出现不讲诚信降低服务品质、违反承诺等情况,预付卡就成为一张“坑人卡”。相关人士说,在日常消费时,消费者在办卡前应详细了解商家的信息,保存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果是大额消费更要小心,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相应担保。出现问题可采取向消协投诉、法院诉讼,涉及诈骗或非法集资需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