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李敏 王都安)“上面可以发电,下面可养鱼虾”。灌南县百禄镇引进的15兆瓦“渔光互补”二期项目和高标准外输电路建设主体日前完工,近期将可实现并网发电,投产后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将新增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实现税收300万元;虾蟹养殖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至少500万元。这是该县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向盐碱地要高效益的新模式,这将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为鱼虾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这样可实现一地两用,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据介绍,百禄镇多年前是一片盐碱地,土壤盐碱成分含量偏高,多年来农作物种植效益不高。去年,该镇兴建“飞展百禄15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一期开发建设占地1060亩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发电、下方水域发展螃蟹和南美对虾等特种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今年初,该镇又引进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的二期15兆瓦项目和高标准外输电路建设,总投资达1.7亿元。目前其项目主体安装已完工,近期可实现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