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华 惠康拯 王华)穿过一片小树林,走过绿色稻田间的乡村路,就来到了灌南县新安镇硕项村,粉墙黛瓦之间,硕项村社戏大舞台显得特别突出。“这里原本是村里一片芦苇荡加垃圾堆场,经过一番综合改造,不仅垃圾被清理一空,杂草丛生之地也变成了村民活动场所。”村民朱士银非常自豪,“现在这里每天傍晚可热闹了!”
9月11日下午,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在硕项村随意走动,发现村里的角角落落都是一尘不染。“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村庄环境整治加上“263”工程的实施,让这个水源地村庄焕然一新。”朱士银边介绍边把笔者带到了硕项垃圾中转站。一名环卫工人正忙于将收集来的生活垃圾倒入一个箱式垃圾压缩设备,操作工王加龙当即开动了机器,蓬松的垃圾很快被压实并自动放入储存箱中,随后又有另一位环卫工人将生活垃圾倒入压缩设备中。
王加龙告诉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这是包含硕项村和大胜村在内的邻近4个村的垃圾中转站,每天可收集生活垃圾6吨左右,然后再由垃圾清运车送至特定场地作无害化处理。除垃圾作集中收运外,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在不远处看到这里还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村里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并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在灌南,各乡镇均在结合“263”整治工程的开展,对农护人员进行分片区定责任,及时对社区产生的零散垃圾、农田和沟塘里的垃圾进行清理保洁,确保做到社区范围内的垃圾日产日清,已实现“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
笔者在田楼镇三兴社区看到,这里的垃圾收运同样井井有条,清运工季立成每天都会定时清理自己责任区的垃圾,并将垃圾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季立成告诉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社区共有共有3名垃圾清运工,每人每天要拖垃圾都在两车以上,重量大约在2.5吨左右。
“以前,社区里垃圾到处都是,天气一热恶臭扑鼻,不仅难看还严重损害村民身体健康,现在好了,社区里的垃圾每天日产日清,环境干净又整洁了,和城市里一点区别也没有了。”谈起收运带来的新变化,田楼镇三兴社区居民高岗山非常高兴。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成正德介绍,三兴社区地处镇政府所在地,和响水县城仅一桥之隔,社区住宅小区有8个,居住人口达到5000余人,加上204国道、县产业大道贯穿境内,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类垃圾,为此,县镇两级根据三兴社区的实际,安排了27名农护工负责全社区的环境保洁工作,过去垃圾围村的问题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么,灌南各村镇的生活被运到哪里去了?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与县“263”综合整治办公室工作人员前往新集镇一处空地,才发现其“秘密”所在。原来全县城乡所有生活垃圾均被暂时填埋于一处深坑中,其表面全部被一层厚厚的黑色塑料布遮盖,虽然这里堆积了大量生活垃圾,但基本没有太大的异味。为了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这里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
“生活垃圾填埋只是暂时的,坑再大总有填满的时候。”现场负责人朱言明说,“你看,与填埋场一墙之隔就是建设中的灌南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情况下,明年9月份可正式投入运行。届时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600吨以上,现有垃圾将全部变成绿色电能和节能建材产品。全县范围内垃圾日产日清并实现资源化利用,肯定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