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怀诗 杨刚 沈闯 万俊松/文 樊晓姝/图)说起计划经济,最能体现当时时代特征的就是那段时期发行的各种票证。对于老一辈港城人来说,“凭票购物”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票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粮票,一直是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凭证。没有票证在那个年代寸步难行。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生活物资日益充足,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据1993年3月26日的《连云港报》报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通知精神,我市决定从1993年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油料购销价格,不再使用粮食、食油票券。粮油价格的放开,意味着粮食统销和发放粮油票证定量计划供应制度终止,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途又迈进了一步。
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物资供应也越来越充足,居民消费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港城人的生活也不断向着全面小康迈进。
票证谢幕,物资逐渐丰富
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最初是从1953年开始的。到了1955年,国家陆续印发粮油票证,继而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地、县也都开始发行地方粮油票等,从此,五花八门的票证就这样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吃的、穿的、用的。
那时候,供销系统的购销站、代购代销站就是老百姓的“购物天堂”,副食品、日用杂品等日常需求基本由此供应。1981年7月,刚从徐州供销学校毕业的张义贵被分配到了连云区高公岛供销社。“那时候,高公岛供销社刚刚组建,管理人员非常缺乏,我到那之后,主要负责物资统计、票证发放等工作。”提起那段难忘的经历,张义贵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买粮食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甚至买盒火柴都要凭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流行发购物券,我们都是提前掌握每个大队有多少户,每户有几口人,然后提前把物资按份准备好,到时候根据购物券直接发放。”张义贵回忆道。
在当时物资紧缺的大背景下,小小一张票,那就是人人定量有份的保证。如果没有票证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当时高公岛供销社供应的物资种类相对全面,日常的粮油、白糖、豆腐等都有,根据票证按量发放。比较高档一点的有永久自行车、缝纫机、大前门香烟还有酒等等,就是供应量太少。那时候按照票证,大前门香烟都是一包两包的卖,想买多也没有。碰到谁家小伙子要结婚想买烟酒,那就很紧张了,几乎天天都要往供销社跑。”张义贵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充裕,不少票证都逐步淡出市场。而粮票的谢幕,还要等到1993年,我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和油票。当年3月5日,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通知》决定:从1993年4月1日起,全省取消粮食油料定购任务,收购价格放开。4月1日,我市粮食油料价格和经营改革方案在全市平稳出台,粮食40年统购统销的历史宣告结束。
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第一票”的粮票的谢幕,也标志着票证时代的彻底终结。
票证,作为20世纪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港城经济由落后到快速发展、物资由贫乏走向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巨变。
价格改革加速释放市场活力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价格改革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切入点,对经济体制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价格改革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逐步深化,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市物价局综合调控处副处长任书毅说,改革开放以来在价格改革上进行的种种努力,正是我们现在能够享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果的重要前提。
回顾改革开放前,尤其是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全市实行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都由政府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管理,导致市场供应单一。1984年,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下发《改革物价管理,放宽物价政策的意见》,将110种工业品价格、60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53种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下放给县区管理,并放开714种三类小商品价格和家禽购销价格。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开始由“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向“放调结合、以放为主”转变。
而我市新旧价格形成机制真正迎来转折,还得到1992年。当年8月,市物价局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放开商品零售价格的通知》《关于深化价格改革,放活放好商品价格的意见》,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价比重,地方农副产品和地产日用工业消费品,除少数品种外,价格全部放开;全市商业经营单位商品零售价格全面放开;同时放开了理发、洗澡、照相、舞厅、修理服务等经营性收费。这一年我市放开的市管品种达102种,放开价格商品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的比重上升到87%。
到了1993年,我市又放开了钢铁产品价格,粮食、油料购销价格,水泥出厂价格,薄荷油、山羊板皮、对虾等价格,同时对宾馆、招待所客房价格由国家定价改为指导价,小旅馆和低等级床位价格放开。至此,连云港市放开商品价格比重已达到95%,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
“90年代中期我在当时的东方大厦兼财务科长、公司副经理,当时商场进了一批海尔空调,虽然市场已经逐步放开了,像电视机、空调这样的商品不再需要凭票购买,但是就供应量来说,依然满足不了整个市场的需求。”现任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张义贵回忆说,而如今,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生产力、创造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市场的供求关系明显发生了转变。
随着价格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形成价格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通过循序渐进的价格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不仅让市场更加活跃,物资更加多样,老百姓也从中获得更多实惠。”任书毅说。
港城居民迎来消费升级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来,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活跃,港城的消费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实物消费向体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消费结构优化调整,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供给市场逐步完善,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据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31亿元,增长11.3%。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消费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大为丰富,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宣告结束,供应市场的商品品种繁多、数量充足、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大众化消费增速加快,网络购物火爆,消费品市场向满足大众消费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方向迈进。”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主任科员刘维海说。
2014年国庆前夕,港城万人空巷。苏宁广场的开业让连云港迎来了第一个“一站式购物商场”,仅开业首日,整个商场的客流量就突破了30万。“激动啊!那一年我还在南京上大学,正好从学校回来过国庆假期,连云港终于有个时尚的商场了,既能吃饭又能买衣服还能看电影。”90后小伙姜如回忆道,当时他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条消息,引来不少身在外地的港城小伙伴的疯狂点赞。
而就在这之后的几年间,万达、利群等又一批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港城的商业业态由最初的专卖店、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等风靡一时到如今的多个商业综合体唱主角,背后也折射出港城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
“居民消费逐渐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大众餐饮、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刘维海说,与此同时,网络购物的兴起也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为此,我市重点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工程,打造规范运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天马网络、菜篮子网、东海水晶网等平台积极探索“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互动营销方式,促进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的有机结合,港城人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完美。如今,与计划经济年代的票证定量供应相比,港城人足不出户便能“买遍世界”,生活质量发生了飞跃。
改革开放40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港城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新业态继续快速增长,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港城市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推动港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图片说明:
1、港城居民家中收藏的计划经济年代的粮票。
2、居民在超市选购商品。
3、报纸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