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自“双十一”这个“节日”诞生至今,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
10年历程,“双十一”不再只是一个电商平台的节日,而是全国的商业大巡礼。
10年之间,作为新商业模式和规则的创新者、传播者,中国电商日趋发挥全球商业公共平台的作用,为中国经济的全球新角色,作出最灵动的诠释。
又到“双十一”,站在新10年的起点,我们透过红、黄、蓝、绿4种虚拟色块所代表的行业和产业发展现状,看看这10年里“双十一”给港城相关行业带来的演变路径,同时透过分析新势力崛起的商业逻辑,前瞻新产业发展和新消费格局的变化趋势。
红色:“网红经济”火热 推动电商产业迅猛发展
(赵芳 宋芹 王宁) “开渔到现在,一直忙。这阵子已经忙到极致了,因为‘双十一’马上就到了……”
上周末,笔者来到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漂亮的农村别墅区内摆放着各种充氧设备,和很多村民一样,徐晟耀正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敲击键盘,和员工们忙着接单和打包发货。不同的是,他们一边在忙活一边在直播。
随着“双十一”的来临,这几天,该村的“网红”店主们每天不分昼夜,忙着在网上搞促销,网下备货品,把海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网红”直播销售海鲜是“网红经济”推动我市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直播销售连云港特产、网红实体餐饮店铺、“网红”景点……如今在港城,“网红”影响力正带动消费热潮,映射出“网红经济”背后的产业规模。根据艾瑞咨询与新浪微博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显示:“网红经济”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而在“网红”各领域收入占比中,电商仍处于主要位置。
近年来,海头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海鲜电子商务,如今海鲜电商在村里已遍地开花,越来越多从事传统渔业捕捞养殖的渔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渔民,从渔船上走下来,通过淘宝、微信、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海鲜交易,变身“网红”。
海头镇海前村全村1320户人家400多户个体工商户中经营海鲜产品的占到一半以上。30岁的董雪妮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16年初到海前村任党总支副书记,并负责管理村里刚在淘宝注册成立的“海前海鲜”电商平台。
上任后,董雪妮请来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定期举办电商技术培训班,通过各种方式手把手教授村民学习电商创业,燃爆了村民们的创业激情。目前,该村仅从事海鲜直播销售的就达200多户。2016年,全村海鲜产品线上年销售额达1.2亿元,2017年更是达到2.4亿元,实现了翻番。
“网红经济”不断发展,由通过关注获得收入的注意力经济,转变为由影响力变现的影响力经济。董雪妮介绍,电商是“网红经济”最主要的变现模式,“网红”只是其引流手段。“电商+网红+直播”这种新零售模式是基于一定粉丝群体的精准营销,提高了粉丝转化率和购买转化率,并没有改变零售以产品为核心的本质。
为了让海前村冷鲜产品等食品类的商品保证品质,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由海头镇政府牵头,村电商党支部协助,开展了全村电商大排查活动,督促电商建立实名登记和认证制度,对开办网店的单位和个人核实身份,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工商登记和相关许可手续。目前,海前村电商实名注册率达到100%。
目前,海头镇正在海前村规划建设200亩的海鲜电商产业园。“产业园聚合政策、资金、场地、人才、服务优势,为成长型电商及电商服务企业提供产业载体和增值服务,也可以带动本地批发市场、电商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村书记周家新说。
黄色:物流“新生态” 助推经济加速跑
(徐黎一 殷杰)“货越来越多,房子太小了,货物只能堆在门口,很不安全。现在租的这个门面房足够大,不过承接‘双十一’的业务量,还是觉得有些拥挤。”
这两天,快递员小晴没事就在店里“丈量”地盘,总担心“双十一”的包裹会“爆棚”。
小晴所在的快递点位于市区绿园路上,这里共有3人负责公司划定区域的快递业务,至今已有六七年了。早在两年前,他们从原本不到6平方米的狭窄小板房里,搬到了如今宽敞的门面房里。
干这行时间久了,小晴和很多顾客都成了朋友,不少人将包裹直接寄存在门面房里,自己上门取件。从原本的小门面,到不断扩大经营面积,小晴的快递服务点只是港城诸多快递点的一个缩影。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快递企业58家,涉及邮政EMS、顺丰速递、中通等近20个品牌。
提及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小晴和她的伙伴们似乎没有太多感觉。“可能又会比去年多一倍吧。”小晴说,“去年,公司对我们的要求是可以延迟1天,但我们基本上都是连夜把当天的件送完,自己辛苦一点呗。”
正在给笔者介绍情况时,一位大姐走进快递服务点,在包装完成后,她用手机完成了信息输入,不到5秒,带着二维码和她相关信息的不干胶就被小晴贴到了包裹上,接下来就是上称,付款。“太快了,真方便。”这位大姐说,现在的快递服务真的是让人侧目。
这几年,满街穿梭的美团“黄马甲”骑手,让黄色和快速业“扯”上了关系。“连云港快递业的发展,也拉升了工业、农业等行业的产值。”市邮政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近年来连云港快递行业业务量的迅猛增长,除了体现在快件业务量、业务收入,最重要的还体现在对相关行业产值的拉动、带动上。在农业方面体现在东海水晶、灌云内衣和赣榆紫菜上,而工业则体现在医药领域。过去,地处北纬“35度”黄金农产品生产带上的石桥镇黄桃,出现年年丰收年年愁售的状况。今年,连云港邮政管理局联系相关快递企业,与桃子种植户提前对接,并制定了一系列物流、销售和推广方案,鼓励快递企业利用自有电商平台助农,减少中间环节。7、8两月,通过快递寄往全国各地的黄桃超过300吨,较去年增加了300%,价格也翻了一番,仅此一项,当地农户增收在60万元以上。
产业的迅猛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据悉,从2016年起,市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意在扶持快递行业发展,以此振兴实体经济。其中,《关于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快递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努力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快递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实现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4亿件,年增幅达到22%,快递业务收入突破13亿元,年增幅达到21%,行业承载商品流通价值超过700亿元。
蓝色:“互联网+” 为产业发展插上“云翅膀”
(王怀诗 王雅萱 杨刚)在海州区板浦镇尤庄村,有一个匠人手工艺品合作社。几天前,笔者来到这里,感受到了互联网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的速度和效益。
“柳编在这里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起初村民只是为方便生活编织一些小篮子、收纳箱之类的产品,零散着去卖,收入很少。后来,当时还是大学生村官的王修虎萌发了做柳编产业的想法,在收购村民编制产品的基础上,又将尤庄村的柳编工艺推上了电商平台,并很快和阿里巴巴合作,将产品由内销转向出口。”见证了合作社发展的村会计王秀云告诉笔者,现在,通过互联网,合作社生产的柳编产品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
尤庄村手工艺品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只是一个代表。一直以来,我市农产品品类丰富,形成了稻米、蔬菜、食用菌、花卉、林果、水产等多个主导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市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主体,发展农产品网店,鼓励农业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创建平台。借助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浪潮,我市还建立了果蔬、紫菜、粮油、食用菌等一系列加工产业链。
“农业电商对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业产业价值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电商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主流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都是把蓝色作为主色调。近年来,不仅是农业获得了“重生”,我市其他特色产业同样插上了“云翅膀”。日前,笔者在东海县一家水晶网店内看到,数十个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水晶饰品,6名客服人员正坐在电脑前专心地与买家进行沟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东海县的“淘金人”在不断壮大水晶实体店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利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把水晶销售的半径不断扩大,形成了以东海水晶城实体销售和阿里巴巴网上商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布点全国、对接世界的水晶经营市场体系。
各县区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培育特色品牌,利用电商带动本地产业发展。除了水晶产业,东海县的花卉产业同样如日中天。而在灌云县,情趣内衣也早已成了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网上销量占全国份额的70%以上,年交易额近10亿元。除此之外,赣榆区的海产品也已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通过互联网端口远销国内各地,年交易额约20亿元。
在互联网时代下,港城产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一张覆盖全域的电商服务网渐趋完善。阿里巴巴、苏宁云商等国际电商巨头先后在我市积极拓展市场,整合线上线下网点,建立服务网络。电商巨头的入驻,反过来也促进了我市各特色产业的飞速发展。
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已实现约360亿元,网络零售额近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近30%。
绿色:绿色发展 “共享”环保产业链
(周莹 李康雷 王雅萱)据报道,今年“双十一”全国将有13个城市投入使用“共享快递盒”。“共享快递盒”的出现无疑是解决快递垃圾污染及资源浪费的一个有益尝试。
类似的“共享”环保产业链的企业,在港城也有不少。近年来,港城企业主动作为,通过打造绿色包材、绿色物流车和绿色物流链等方式让港城的“双十一”绿意盎然。
昨日下午,笔者来到市开发区朝阳街道马山工业园的连云港三友包装有限公司,探访年产几千万货值的环保纸箱厂的生产过程。长长的生产线上,一打打纸品经过多个环节加工,最终变为了方形、长形的纸箱。这些看起来干净整齐的纸品都是经过回收利用的环保纸。而这些纸箱,仍旧可以再次被回收利用。
因为“双十一”的到来,李正友的公司也忙碌起来。他告诉笔者,随着消费者需求品质的不断提升、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供货商就需要大量的环保包材,因此企业开足马力,快速生产。
如果你认为港城环保纸箱只有这点小秘密,那你就小看它了。在采访的过程中,李正友拿着新鲜出炉的纸箱告诉笔者:“你看这个纸箱上的印刷品,也是通过国家环保认证的。因为他们的包材主要供给的是医药企业、紫菜企业、电子商品企业和食盐企业,因此所有的印刷物都是用环保墨印制。在调墨的过程中,使用的水可以再次回收,不会产生废水。”
和这样的包装产业链类似,在物流环节,绿色物流也渐成主流。目前,港城的一些物流公司通过使用新能源汽车,打造了一条绿色“送货”路。笔者在市区的连云港中军凯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将一箱箱的水果搬上白色的车。笔者仔细查看了该企业的物流车发现,这辆车不是用汽油,而是纯电动汽车。企业负责人宋永明告诉笔者:“最初成立这家企业时候,我们主打的方向送货渠道就是海州和连云两个城区。因为考虑环保因素,所以专门用新能源车。我们算了一笔账,用新能源车每天成本仅有汽油车的五分之一。”
同样,新零售也进一步催生绿色物流链。如果你最近下了“四季沐歌”的单,很短的时间就可能收到包裹。在四季沐歌实体店采访时,笔者发现四季沐歌今年的包裹都是从距下单者最近的四季沐歌实体店发出的。今年开始,四季沐歌门店试行O2O模式,下单信息直接由信息系统匹配到离用户最近的门店,由门店发货。谭超告诉笔者:“今年,我们实现了线上线下完全融合,实现前台、后台、营销渠道全部打通。我们深耕新零售的关键就是打通人、货、场,从而满足全渠道营销需求,这种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同时也节约了物流成本,还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