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传统习俗里的年味:自己动手“扫尘” 迎春节

【连网】(徐誉宁 闫玉梅)作为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它展现了冬去春来、辞旧迎新的气象,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期待。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沿袭已久的过年风俗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唤回浓浓的年味?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传统习俗里的年味”,与您一起,在传统习俗里探寻浓浓的年味。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年的腊月廿三或者廿四,家家户户便开始扫尘,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以此来表达除尘、除旧的意愿。眼下,春节快到了,不少市民已经开始忙着家庭大扫除了。家家户户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新春。许多市民也在年复一年的“扫尘”中,积攒了不少经验。

这两天,家住海州区新浦街道机关社区的武连兄已经开始家中的“扫尘”工作了。今年70岁的武连兄告诉笔者,从她和老伴结婚后,每年腊月她都会进行“扫尘”。几十年下来,她经历了传统“扫尘”工序的变迁。

“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扫尘’也变得相对简单了。”武连兄说,她对以前的“扫房传统”记忆犹新。

上世纪70年代末,武连兄住的是2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平房,一般她会在腊月十六以后选一个好日子开始“扫尘”,最迟不会超过“小年”。每次扫尘,她会带着3个孩子一起干活。在打扫卫生之前,她和孩子们会将家中的床以及桌子等家具搬到屋外,再将扫帚绑在竹竿上,按照先扫屋顶和墙壁、再扫地面的顺序打扫卫生,最后再将家具擦洗干净并复位。

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武连兄一家搬进了楼房,上下两层。因为不方便再搬家具,因此,从那时候起,每次“扫尘”,她只会挪动小件家具。为了不将床铺弄脏,她会用席子等物品将床铺盖上,再开始清扫屋顶和墙壁。

如今,武连兄一家已经搬进了商品房。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武连兄虽然保持每年年前“扫尘”的习惯,但是每次“扫尘”,很多习惯也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比如清理屋顶和墙壁,她不再使用扫帚,而是使用更加方便的“鸡毛掸”,而且很多去污效果更佳的工具,也加入了进来。

昨日,武连兄和她的孙子一起按照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的顺序进行“扫尘”,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家中的沙发、茶几、方桌等小家具,都挪动了位置,进行擦洗后才复位。卧室和客厅的地面,他们也分别用干湿毛巾进行了擦洗。这些年,这些工作在武连兄看来都是特别简单的,而她认为最难清理的地方是厨房,特别是抽油烟机和灶台。

“光打扫厨房就用了3个多小时,一共用坏了3个清洁球。”武连兄说,以现在的居住环境来看,厨房是每年“扫尘”时最费时费力的地方。别看只是打扫卫生,但是这里面也是有很多门道的。基于多年的“扫尘”经验,她总结出一套打扫厨房的妙招。

武连兄一边说,一边拿出她所准备的工具,棉抹布、钢丝球等一应俱全。在擦洗抽油烟机时,她先将抽油烟机上喷点去油喷剂,静置一会后,再泡一小盆洗衣粉水,用干净的抹布淘洗后,擦拭抽油烟机表面,这样最容易去油去污。之前有很多油垢的抽油烟机,瞬间变得又亮又干净。

“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忙、时间少,都是请家政服务人员帮忙。”武连兄说,虽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家中传统的“扫尘”习俗不能丢。她认为,相比让别人代劳,还是自己动手更有意义、更有乐趣。以前,她的老伴工作很忙,她都是让3个孩子与她一起“扫尘”。有了孙子后,她又让孙子参与其中。她希望孩子们将“扫尘”的传统一直传承下去。

“等到除夕那天,再将地面拖一遍就好了。”武连兄说,因为距离春节还有一周,除夕当天,她会再简单清理一下迎接新年。这几天,她要和老伴购置年货,开始包包子、包饺子、做糖饼,等孩子们放假回来与他们一起团聚过新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