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张晶晶 孙淑莉 李江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环卫工人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而环卫工种中最苦最脏最危险的,莫过于公厕吸粪工。朱彦楼是连云区环卫处的一名吸粪工,在工作岗位已经坚守19个年头,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天天不亮就要赶到各个公厕、居民小区辛勤工作。
朱彦楼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外号“队长”。“朱队长干活主动,不怕脏、累、苦,从事一线吸粪车辅助操作已经19年了,平时单位只要吆喝一声,他一定准时出现。早晨除了要打扫院子卫生,晚上还要照应车队的车辆。”吸粪车司机张正军谈起他时不无敬佩。
早上8点,朱彦楼来到当天工作的第一站连云区核电专家村小区,吸粪车刚刚在排污窨井停稳。朱队长来到车尾,麻利地把那根50多公斤重、6米长的吸粪软管扛在肩头,走向井口。软管一端连着装粪水的吸粪车槽罐,另一端靠人力抱着送进窨井。
揭开井盖,霎时间,一股刺鼻的臭味弥漫开来,让人作呕。没戴口罩的朱队长不为所动,眉头也不皱一下,转身便去车上抱下那根50公斤重的抽粪管,往井下缓推,车上的抽粪机器开始突突作响。为保证吸粪管不乱动,还须用手紧紧压住。“干的时间久了都习惯了,所以戴不戴口罩都一样。”朱彦楼说。
据了解,连云区非工业公共厕所累计200座,还有20多座吸粪车进不去的,就需要朱彦楼肩挑、手提,配合吸粪车作业。朱彦楼说,“虽然现在的粪便清淘不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但机械化的抽运依然需要人工辅助。”不到半个小时,7吨容量的吸粪车已经被装得满满当当,“每天不闲着,平均也得10车左右,还要运送到粪便处理厂。”像这样的点位,朱彦楼一天得走10多趟。一天算下来,就是满满70吨污水和粪水。
听张正军说朱彦楼特别爱“发明”,说话的同时,打开了车身的侧门,只见里面放着长短不一的钢筋撬杆、带窟窿的舀子、塑料PPC管,别人眼里的破烂,都是他的宝贝。
朱彦楼说,“以前疏通下水道一直用一根劈成四瓣的长竹竿,架在粪车上。现场操作时,竹竿的长度是固定的,可下水道却千差万别。”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彦楼在帮助管道工维修厕所管道时,发现塑料的PPC管可以替代原来的铁制管道,于是他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PPC管在坚韧性、衔接长短方面都比较适用,一番“折腾”后就有了现在这些适用的疏通工具。
“只要一开工,除了吃饭时间基本没停下来过,有时连一口水都喝不上。”朱彦楼说,过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待遇低,工作很辛苦。但现在环卫工人的作业条件大大改善,工资也涨了少,冬天有保暖的棉衣、鞋帽手套以及白糖、绿豆、雨伞等避暑食品和用品年年按时发放。“特别是现在建了那么多环卫‘安康驿站’,温暖了寒风酷暑中作业的环卫工人,冷了能喝杯热水,累了能歇脚。”朱彦楼说。
按常理,朱彦楼干了这么多年,积累了娴熟的技术,不愁没有财路,但他却说:“干环卫工作久了,有感情了,我也很知足了。”临别时,朱彦楼向笔者透露了他的一个小愿望,“希望市民可以理解并配合环卫工人的工作,自觉爱护环境,不要随意扔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