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徐誉宁 闵浩 闫玉梅
日常消费中,您是否碰到过一些维权难题?是否遇到过消费“潜规则”?是否掉入过购物陷阱?昨日上午,在机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内,一场以“提高识假辨假能力”为主题的活动正在开展,由机关社区居民扮演的消费者维权情景剧正在这里上演。轻松诙谐的情景剧后,海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还“现身说法”,向居民详细讲解消费陷阱和“潜规则”,提高识假辨假能力。
“奶奶,这个手镯是在哪里买的啊?我带了几天手臂就有些红肿,还出现了红点……”昨日,“被邻居欺骗买假药”“旅游途中在购物店购买假手镯”等主题的情景剧在机关社区一幕幕上演,近百名社区居民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发出“原来是这样啊”的感慨。
情景剧“旅游途中在购物店购买假手镯”讲述的是市民武女士在去云南购物的途中,与朋友一起购买了近3万元的“玉手镯”,回到家中后,经专家鉴定,手镯竟是假的。“被邻居欺骗买假药”情景剧讲述的是,身患高血压的姚女士在邻居的欺骗下,购买了假药,在吃了一段时间后,不仅没有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反而经常出现头晕症状。最终,剧中的她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到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最终获得了赔偿。
“今天看了这两个情景剧,让我学习了很多。以后我不会再轻易相信陌生人了。”机关社区居民周女士说,她今年78岁,几年前,就因为太容易相信别人而上当受骗。原来,她身体一直不好,有一天,两个陌生人说有一位“神医”医术高明,她经不住劝说,最终找到那位“神医”寻求帮助,没想到病没有看好,反而被骗了1万多元。随后,当她反应过来再去找那位“神医”的时候,才发现对方早已不见踪影。在昨天的活动中,周女士在观看情景剧时,还学会了各种对付骗子的“招数”,让她收获很多。
在观看情景剧之后,海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浦分局科员孙雯还就情景剧中的一些消费陷阱、解决方法等向居民进行了解读,提高居民的识假辨假能力,为他们敲响警钟。
“每年都会有居民来社区反映购物消费过程中被骗,让社区帮忙维权。”机关社区党委书记王蕾介绍,机关社区常住居民有1000多人,其中60%的居民都是老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识骗能力较弱。为了提高他们的识假辨假能力,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该社区精心策划开展了“提高识假辨假能力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活动。为了让老年人轻松地学会维权,专门选用了情景剧的表现形式,并邀请有关部门“现身说法”,加深老年人的印象,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受骗。
“今年机关社区上演的这两个情景剧的内容,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消费陷阱,很真实也很实用。”孙雯介绍,很多骗子正是利用老年人的看病心急等特点,趁机向他们推销假冒伪劣药品,这些药物根本没有批准文号,不仅起不到看病的作用,还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机关社区将这些典型的案例以情景剧的形式搬上舞台,让老年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到了如何防骗、如何维权等方法,比简单“说教”的效果更明显。
孙雯建议,广大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过程中,一定要谨慎而行,要选择正规的商店进行购买,此外,一定要让对方提供购物发票等凭证。而老年人看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江湖神医”。此外,如果在外地旅游时,购物也一定要选择正规购物店,索要正规发票,了解该店的具体地址。这样一来,发现上当受骗后可以拨打当地的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