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陈兵 刘晓爽 张煜敏)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身上的血液大概5000毫升,而一位女士15年来义务献血总量累计达到98400毫升,接近10万毫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近日,笔者在市开发区中云街道范庄社区见到这位“献血达人”刘叶霞。她说,这些年来坚持献血的原因就是“有人需要”,同时,她又加入了无偿捐献血小板以及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
初次献血
源于期盼家人健康
出生于1973年的刘叶霞,是一位普通的下岗职工。她第一次献血是在2004年。当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叶霞在电视上看到血液紧张的报道后,便主动拨打114查询连云港市红十字会电话,向工作人员提出献血的愿望。“家人知道后不支持我献血,但我还是去市中心血站献了400毫升全血。当时的采血站不多,献血要坐1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市中心血站。”刘叶霞说。
刘叶霞还记得第一次献血的情景,各种检查完毕后,针头缓缓扎入她的胳臂,她遵循医生的嘱咐,手掌一张一合间完成了第一次献血。“从那天开始,我以后每年都会坚持义务献血。只要我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来我的儿子也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原来,刘叶霞的儿子是二级智力残疾。自此以后,刘叶霞在每年献血日都去献血,这个习惯她坚持至今。
15年来累计献血63次
从15年前第一次义务献血开始,刘叶霞已累计献血63次。从开始的半年献1次全血,到后来的每月献一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证记得满满的,有时候血站需要紧急供血,工作人员就会打电话向她“求援”。此时,无论有多忙碌,刘叶霞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往献血车。十几年来,她和血站工作人员都成老熟人了,而身边的人都称她为“献血达人”。当别人一次又一次问起,为什么会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时,刘叶霞的回答总是很简单:“因为有人需要。”
谈到这些年坚持献血,刘叶霞告诉笔者,每当想到自己的血液流入别人的体内,帮助他人重获健康时,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这个义务奉献也让自己得到了最深层次的快乐。
助人为乐
献血过程中传递正能量
随着献血量的增加,刘叶霞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从最初单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转变到献血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延续更多人的生命。除了定期献血,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她都第一时间前往血站献血。 刘叶霞从采血医生那儿得知,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血,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也可以使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得以缓解,还可以使患有不治之症的血癌病人,重建造血再生功能。本着一股助人为乐的热情,刘叶霞毅然加入了无偿捐献血小板的行列。
在血站献血期间,刘叶霞看到了红十字会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公告,她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白血病、恶性贫血等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只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才能有效提高配型成功率,挽救白血病等患者的生命。刘叶霞毫不犹豫地签订了意向书,抽取血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并承诺一旦匹配成功,马上就捐献。
“一袋血有可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了。”刘叶霞反复翻看着写有自己名字和血型的“无偿献血证”自豪地说,每当想到可以挽救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并给那些家庭带去希望的时候,就会更加坚定无偿献血之路。 现在,刘叶霞平时休息就去献血点做志愿服务,每次都是早上出发,傍晚才能回到家里。在她的带动下,她的丈夫也加入了献血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她先后5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铜奖,受到国家原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