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步行“信使”葛军:坚守在云台山上的“鸿雁”

【连网】 (记者 庄婷婷) 在我市连云区云台山北坡上有一条特殊的山路,这条山路是全省唯一保留至今的步班邮路。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汉子每天要背着几十公斤的邮包走上20多公里,这一走就是39年,他就是江苏省邮政系统内唯一一位还在步行投递的邮递员——葛军。今年56岁的葛军坚守在云台山上准确无误地为当地5000多户居民投递信件,被群众誉为“云台山上的鸿雁”。

葛军的父亲葛云怀是新中国第一代邮政投递员,在30多年的投递生涯中多次被评为省劳模。葛军自小就经常听父亲讲有关邮差的故事,经常陪同父亲翻山去送邮件。1980年,17岁的葛军接过父亲的邮包接了父亲的班。临上邮路前,父子俩进行了这样的对话:投递员很辛苦,你能不能干?能!干活不能挑肥拣瘦,要认真,记住了?记住了!两个男人两代邮政人的对话,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而葛军也完美兑现了当时的承诺。

云台山北坡上分散居住着5000多户居民,有的住在半山腰,有的在更高的山脊上。这里的居民从来不买自行车,因为陡峭的山路无法骑行,居民上下山只能依靠步行。葛军负责的投递区域正是其中山路最崎岖的部分,他每天都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还要肩负着几十公斤的邮包。山上的住户有来有走,但肩背邮包的葛军却是路上唯一一道不变的风景。面对住户分散、山路崎岖等问题,葛军始终把及时传递、准时送达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从未发生过一次积压、延误现象。

由于多年负重走山路,葛军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掀起他的裤脚,记者看到小腿上的血管歪歪扭扭,凸在皮肤外面。“干步班邮差这份工作还是蛮辛苦的,刚开始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每天回到家都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葛军回忆说,“其实我没有想很多,既然干了这项工作,就要把它干好。”39年来,葛军在这条崎岖的邮路上不知道磨穿了多少双鞋,肩背的邮包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了。别人都是车载的,只有他还是肩背的,直到全市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背包了,最后还是通过关系在外地才找到两个“古董级”肩背邮包。

除了为居民投递邮件,葛军所走的步班邮路还是一条“爱心邮路”,他一路撒下爱心的种子,为山路上的众多居民送去最珍贵的人间真情。

1999年的夏天,一封台湾寄来的“老窑小南山李素霞收”的信件交到了葛军手里,这样的地址解放后根本不存在,为了寻找收信人,葛军连着利用两天休息时间,在派出所发黄了的户口底册上翻查,最终查到了5个50岁以上的李素霞。随后他按照户口册上的地址一个一个地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高原街中巷找到了收信人。当李素霞接过这封失散多年的亲人来信,激动得只是一个劲地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87岁的王泽仁和老伴住在山上,儿子担心父母年纪大,上下山不方便,就将他们搬到山下的房子里,可老人担心的是他的报刊怎么办。以前住在山上时,葛军都是将报刊送到家门口,搬下来后就没有人送了。葛军知道这件事后主动为王老山下的房子装了报箱,每天不惜绕路准时将报纸送达王老手里。

多年来,当地的许多居民都已经习惯把葛军当作自己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有钱要存就直接交给葛军,有报纸要订找他,买彩票找他,从山下带生活用品也会找他。一位叫董一的老人一谈起葛军就不停地竖大拇指:“葛军是我们这些居民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如果几天看不见葛军,大家就会问葛军呢?他干什么去了?”

感动,往往来自平凡。39年来,无论山路崎岖、严寒酷暑,葛军始终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他走过29万多公里的山路,准确无误投递邮件570多万件。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邮政报》、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江南时报》等媒体报道。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全国百优青年乡村投递员、省劳模、“江苏好人”、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十佳人物、省邮政系统十佳文明服务标兵、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市“十佳诚信市民”。

“保护好邮件是我的责任,当地居民的信任与肯定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想一直干到退休,直到干不动再说。”葛军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