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为“凑单满减”“双11”你买了多少不实用的东西

【连网】  (记者 祝玲“双11”大战,在各种打折、满减、领券等优惠的刺激下,线下的买家抢得不亦乐乎,线上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近日,随着快递小哥加班加点送快递,很多人在签收后发现,自己买了一堆没什么用的物品,退货又麻烦,因此闲置“落灰”,浪费了不少钱。专家提醒,购物要理性,正确判断商品对自己的价值才是“王道”。

买五件衣服一件适合

手办多到没地方放

自从“双11”大战后,陈欣每天都关注自己网购订单的物流信息,“恨不得快递直线飞来。”她说,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在包裹陆续签收后,她沮丧地发现,买的5件衣服只有一件适合自己,其余的她连看都不想看。陈欣说,自己热衷于网购,除了众所周知的购物节,发工资、节假日、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刻,她都会买上一堆东西。购买衣服等“大件”时,她会稍微浏览评论,只要大部分评价不错,便会立刻下单:“花钱能放松紧绷的神经,缓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

孙敏喜欢动漫,“双11”网购了不少手办,价格不菲,有的还是限量版。买回来只是放在家里,并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而由于先前买了不少手办,她发现已经没地方安置它们了。张亭网购的本子具体有多少,她自己也不知道,“几百本吧!”她说,“双11”她又网购了故宫文创的手账套装,“当时卖家说,不同的手账套装有不同的主题,而不同主题的套装组合起来又相互关联。我本来打算只买一套的,可听了卖家介绍后很心动,就买了两套。”收到以后,她拍了照就放在一边了,并没有使用。

在“便宜”和“凑单”面前增加的购物清单

对于花钱买了很多不实用的东西,大部分人表示,自己是“心血来潮”,还有部分人认为是由于商品打折或是为了优惠而凑单。去年“双11”,因为凑单,小雅囤了一瓶超大量的洗面奶,又因为低折扣和优惠券,又买了两盒面膜和一件大衣。一年过去了,洗面奶只用了一个月,面膜还有一盒半,大衣一次未穿过。今年“双11”,她又买回一堆面膜、洗面奶和衣服。“衣服1折,太便宜了。”她说自己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小马喜欢买书,经常在淘宝、当当等线上购书平台买书。“这些网站时不时搞一些‘满150元减50元’等优惠活动,优惠力度很大。”有时候为了达到满减的门槛,他会选择一些自己认为“看起来很有用的书”。他的书架上有一本哲学书,就是为了凑单买的,收到后就束之高阁,已经落灰。“虽然看起来很有用,但我一页也没看过。”他说,“商家一般不会刚好让你凑足满减,有时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是难免的。”小丽看上一款手链,商家“3条包邮”,“手链一般都买一条,可是邮费要十几元,有点不划算,买3条可以换着戴。”成功说服自己后,小丽爽快下单3条手链。

可有可无的购物节“便宜”不如“实在”

11月10日晚上10点,在哄孩子睡下后,田雨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突然意识到,还有两个小时就到“双11”了。“虽然我的购物车里没有预先选好的东西,也没什么要买的,可大家对‘双11’这么狂热,我也应该参与一下吧!”于是,她打开淘宝网,看看有什么可以买的,没多久就眼皮打架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天亮,然后上班、接送孩子,她忙碌了一天,什么也没买。“即使是购物节,没什么需要买的,就没必要花钱。”田雨说道。

身边很多人对淘宝直播着迷,田雨表示不理解,“他们看一小时直播,能在购物车里塞很多衣服,可买回来后也没几件合适的,虽说价格比店里便宜,但不能穿也是浪费钱啊!”在她看来,买很多便宜却不实用的东西不如买一件适合自己的更实在。相比于线上“买买买”,她偏向于线下购物,“买日用品和食物,实体店比网店更便捷,看到就能买到,网上买要过几天才能收到。衣裤和鞋子,实体店可以试穿,不合适就不买,当场就能决定;网店里买的如果不合适,还要邮寄退回,很麻烦。”她说,事实上购物节的打折力度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有的是加价以后再打折,一些大牌的化妆品也没优惠很多,优惠多的是本来就不是很好的产品。”

专家:理性购物正确判断商品价值才是“王道”

对买回来却用不到的东西,大部分人会选择放在角落“吃灰”。“退款太麻烦,要跟商家协商。如果是七天无理由退货还好,如果不是,有的商家不愿退,说可以换,来回还有运费。有时东西才几十元钱,来回运费就二三十元,就不想费这个事。”小马说。

“为了凑到满减而随便挑选的商品、在购物网站上看到便宜的东西便下单,结果收到后发现很少使用。这是‘糖果效应’在人身上的表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青表示,当下,购物节已变成一种消费文化,消费者很容易不自觉地购买更多商品,却没有意识到它们并不是真正需要的,而没有加入的消费者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跟不上潮流,结果大家就买回很多不实用的东西,浪费了精力和金钱。对此,她建议,“大家要理性购物,仔细看商品介绍,根据需求,正确判断商品对自己的价值才是‘王道’。”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