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张广娣:搭建“爱心驿站” 传递温暖正能量

【连网】(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田树伟 关锐 李康雷)她甘于奉献,热心公益,多年来经常会以优惠价格,甚至免费向农民工或者困难群众提供物品,她的小卖部也被当成“爱心驿站”;她拥有大爱,收留智力有缺陷的少年悉心呵护一年之久,直到孩子的父母前来认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她又挺身而出,为部分困难家庭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帮他们居家防疫。她就是张广娣,2018年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小卖部变身“爱心驿站”

“是这个牌子的面包吗?”“是这种醋吗?”……刚走进张广娣的小卖部,就看见张广娣正在“直播带货”。张广娣小卖部的商品虽算不上琳琅满目,但对于满足周围群众的生活需求已是绰绰有余。朝阳街道的村民,喜欢到她的小卖部门口乘凉闲聊,她也乐得参与其中。

熟悉张广娣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热心肠”。“我觉得这都是人之常情,只要力所能及,换谁都会伸出援手。”小卖部人流量较大,也成了她“观察”世情的理想窗口,譬如她看到有建筑施工队在夏天顶着烈日干活,她就会以优惠价格,卖给这些农民工消暑解渴的物品,有时还免费赠送。她的小卖部因此被别人称为“爱心驿站”。

疫情防控期间,张广娣免费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提供泡面、面包、水,同时因疫情防控点多面广,人手紧张,她主动加入村居“四包一”志愿者队伍。“您今天体温是多少?”“家里缺不缺水果、蔬菜?”除了每天电话询问外,她还在村居微信群广而告之,凡是有购物需求的都可以直接联系她送货上门,特殊时期,她心里总是装着别人。

多次收留无家可归的人

张广娣总是散发着柔和的人性之光,但最为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她几次“收留陌生人”的爱心之举,包括居无定所的乞讨老人和智力低下的流浪少年。2005年的一天,一个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少年走进了张广娣的小店。她原本并没太留意,以为就是个普通消费者。不料,这孩子如入无人之境,在食品柜上挑挑拣拣并拆包吞食。张广娣这才发现,这个少年存在智力问题。从口音上判断,少年不是本地人。询问一番后,她断定,这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年。

当时她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孩子寄宿在学校,张广娣觉得这孩子可怜,便将他领进家门,给他换洗衣服,还将自家孩子睡过的床铺给他睡。可因智力缺陷,孩子的行为难免怪异,有时会偷拿柜台上的食物,有时又莫名发脾气,甚至好几次“玩失踪”。不过没多久,他又回到她的小卖部,俨然把这里当成固定的住所。张广娣没有怪罪他,反而更加悉心呵护这个苦命的孩子。

感恩张广娣十几年

张广娣照顾流浪少年一年后,一个在朝阳做建材工作的东海县农民工感觉这“小孩”脸熟,觉得“这像我们村的孩子”。果然,没过几天,一对贫苦农民模样的夫妇来到张广娣家。这对夫妇来自东海县,正是孩子的父母。原来,孩子天生智力缺陷,父母一不留神,他便走失了。“我们为了找孩子,北京、上海、南京全跑了一遍,家底都掏空了,没想到孩子竟然流浪到朝阳街道了。”这对夫妻对张广娣很是感激,“我们想过最坏的结果,也想过孩子流浪在外,肯定吃尽了苦头,没想到再见面,他竟然有些胖了。”这令张广娣心里五味杂陈,更为这家人的团聚而开心。此后,为了表达感恩之情,这对夫妻逢年过节都会给张广娣送来节礼,都是他们自家种的谷物、蔬菜,而这一“回报”就是十几年。

2020年,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张广娣在小店门口主动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劝说居民不要扎堆、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现在,村居工作人员24小时轮岗值守,哪里缺人,在微信工作群里吆喝一声,她立马赶到。她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自己守护的片区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在家只能干着急,就想做点什么,大家互帮互助,生活才会充满人情味。”多年来,张广娣坚守着自己做人做事的信条,这让她的小店成为众所周知的“爱心驿站”,她用爱心传递正能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