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在海州区新东街道巨龙社区有这样一位居民,她自身身患残疾,却一直在尽自己所能帮助邻里,坚持义务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努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她就是被人们称为社区“王主任”的王翠华。
“姐,我的包裹到了,能帮我收一下吗?”“好的,我在家,送过来吧。”昨天上午,王翠华接到了邻居武心梅的电话,本来要出去买菜的她放下手袋,坐在家中等待快递送货。这已不是王翠华第一次帮邻居收包裹。多年来,只要附近谁有包裹,白天不在家,王翠华都帮助他们接收,等他们晚上下班再到她家取走。
今年60岁的王翠华,1992年因故致残,卧床休养了一个月后,尽管可以下床走一段路,但腿脚仍旧不利索。那时的她就对自己说:“我要尽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多做好事。”有了这一想法,她更加有动力,每天奔波在做好事的路上。
“小华,今天又要麻烦坐你的车回家了。”每天上午,王翠华都会去附近菜场买菜,有时候看见邻居张克花总会好心地接她一起回家。张克花今年80多岁,经常会到菜场买菜多了难免拎回家困难,这时王翠华总是热心地招呼她上车,帮她送回家,还将菜给她拎上门。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做这件事。张克花的儿子得知后,要给王翠华送钱表示感谢,可是王翠华谢绝了。她说:“我虽然收入不多,但做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多年老邻居了,别人有困难,我尽自己力量去帮一下,哪能拿人钱呀。”
今年年初,由于疫情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奔波在一线,经常加班到深夜,王翠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让大家吃上一口热饭,她每天都会给社区工作人员送去热乎乎的包子。有时候为了改善伙食,她还会做红烧肉给他们送去。每天吃着王翠华的热包子,社区工作人员的心里暖洋洋的。
纠纷调解、打扫卫生、帮邻居看房子……这些正能量满满的事统统都有她的身影,只要社区有需要,电话一叫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而且她还把新近掌握了解的一些民情民意,向社区反映。因为有这样一位老大姐,社区工作开展得更为便捷。社区居民看她特别热心,都称呼她为“王主任”,每次听到这个称呼,她总是笑着说:“我可不是什么主任,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居民。”
20多年来,王翠华一直坚持以自己的行为传播着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助人为乐的队伍中来。“多做好事是我做人的本分,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快乐。”采访中,王翠华笑着说。(武娜 周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