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18岁的王强身着白色T恤,高高瘦瘦,有些腼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毕业于灌南高级中学的他,今年以352分的优异成绩,被安徽建筑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录取。看着因病痛折磨而瘦成皮包骨头的母亲,因照顾母亲而无法外出打工的父亲,看着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养家重任的姐姐,王强不想把写有6127.8元的大一新生交费表拿给家人看。即便如此,王强依然积极、乐观,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眼前的困难。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位内向却懂事的男孩,请和苍梧晚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联系。
母亲因病瘦成“皮包骨”
22岁的姐姐边养家边自学
王强家位于灌南县新安镇宋集村。这是一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屋里摆设简单。其中一间屋子房顶上凭空垒加了一层砖房,从远处看去,有些岌岌可危。见我们的到来,他搀扶着母亲周淑霞,颤颤巍巍地走出了院子——因为饱受风湿、类风湿疾病以及各类并发症的困扰,周淑霞的体重只有70多斤,面色蜡黄,手臂细如木杆,算得上“皮包骨”。再仔细看她的双手双脚,五指蜷曲得厉害,让人心疼。
“欢迎欢迎。”见我们到来,周淑霞礼貌地招手,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除了类风湿等疾病,她还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孱弱的病体,导致她根本无法站立行走,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用她的话说:“可能睡着觉就能走了。”
因为妻子的情况,丈夫王成军也只能以照顾她为先,得空才能在家附近打些零工,赚取糊口的收入。可是这“靠天吃饭”的零工又怎么好找——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他基本就没挣到什么钱,这意味着家里随时都可能断炊。而妻子高额的医药费、孩子上学的学杂费等,让这个50岁的黑瘦汉子承受了太大压力,总皱着眉头,性格也变得木讷少言。
好在他们的女儿,王强的姐姐王洁很懂事。这个年仅22岁、长相文静的姑娘,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重担——目前她正在灌南县三口镇中心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刚刚下夜班的她,正在卧室补觉,见我们来访,便走出来聊起家里情况。
作为镇卫生院的临时工,她每月的工资仅有2500元左右。这笔钱,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每月发工资时,孝顺的姐姐会把所有工资交给父亲来统筹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王洁上了四年中专,有专升本的机会,但因为学费高,便放弃了。可她并没有断了求学的理想,在卫生院工作期间,她一边挣钱一边学习。去年9月份,参加了成人高考,考上了扬州某校护理专业的成人本科。“一个学期是2500元学费,要上足五年。我现在是边工作边挣学费,还要补贴家用。虽然压力挺大,但我也愿意坚持。”王洁说。
未来想当一名工程师
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王强跟父亲一样,听着母亲跟姐姐讲述,只呆呆地坐在她们跟前,一言不发,有些腼腆,眼神中是不可捉摸的迷茫,让人看不出考上大学的喜悦。好在,他从小就知家庭冷暖,学会了自立自强,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
走进二楼的过道,在满眼堆叠的杂物间,很明显可以看到一个自制的铁皮书橱被钉在墙角,表面已经蒙上一层薄薄的灰尘,但书橱里却塞满了各种教科书、工具书等。这些书有的已经卷边,有的泛黄,还有的已经破破烂烂,这个书橱陪伴了他整个学生时代。
王强告诉记者,“我喜欢读书,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游。这次高考,有那么点超常发挥,比我预想的要好一些。”
实际上,上学期间,王强的刻苦大家有目共睹。他一直憧憬着未来成为一名工程师,能够多挣钱给爹妈和姐姐,让母亲的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让他们一家尽快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一直紧抓不懈,不断攀登。高考结束后,他最想报考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可阴差阳错,却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录取。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大一时候有转专业考试,我要向我喜欢的专业冲击;同时勤工俭学,自己赚生活费。”
正聊着,已近中午,该给妈妈打胰岛素了。王洁是护理专业出身,妈妈每日的护理工作,均由她来操作。只见她熟练地拿起针管,输入胰岛素,轻轻按住母亲的胳膊,缓缓扎了进去。王强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此时,母亲脸上泛起笑容,这微笑里夹杂着内疚和酸涩。而王强则仍是面无表情,眼中却露出一丝泪光。
在等录取通知书期间,王强不想闲着,他本想着趁暑期在饭店打打工,贴补贴补家里,筹集些学费,毕竟6127.8元的学杂费,对于他们一家而言,实在无法承担。可疫情过后,进饭店打工需要健康证,王强没法办理,只好作罢。“我长大了,不能总是依靠父母和姐姐,我也要努力寻找机会,凑齐自己的学费。”王强喃喃说道。
市一院白玉兰志愿者
承担仲萍萍所缺1万元学费
昨天,本报报道了赣榆学子仲萍萍的故事。今年,毕业于赣榆高级中学的仲萍萍,以381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面对新生报名需要的近1万元学费,她和母亲一筹莫展。
在报纸上看到仲萍萍的故事后,昨天一早,市一院妇联主席、副院长张海林联系上本报。“这个孩子的学费,我们一院妇联白玉兰志愿者来承担吧!”
张海林告诉记者,在得知仲萍萍的故事后,立即组织一院妇联行动起来,向全院白玉兰志愿者们发出倡议书,倡议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爱心助学,慷慨解囊,帮助她筹齐学费,让她能顺利迈入徐州医科大学校园。同时,由于市一院是徐州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后续仲萍萍在实习岗位等方面,一院也将继续帮扶。
记者在倡议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毕业后学子们继续积极参与爱心助学公益活动,成就他人。这是一个美好的良性循环……”
同样带来美好循环的,还有家住苍梧小区的爱心人士张奶奶。今年81岁的张奶奶,是本报的忠实读者。从去年夏天看到本报助学公益行后,就开始关注港城贫困学子,并尽己所能捐出一份爱心。“最近晚报上有两个女孩子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关注。”昨天,当记者来到张奶奶家时,她戴上老花镜,拿起了摘抄的小本子,“一个是独立聪慧的陆雨洁,让我印象深刻;还有就是刘妍,我在报道中看到她说自己和去年我帮助的刘盾是同学,感到特别亲切。”
昨天,张奶奶委托本报助学公益行,为陆雨洁和刘妍分别送去600元。“我这还有一件参加活动发的冲锋衣,崭新的,下次走访时,也麻烦帮我送给合适的孩子。”张奶奶说,“期待他们在大学里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梦想。”
无独有偶,在看到了刘妍的报道后,市委驻东海帮扶工作队以及东海太平洋保险,分别为刘妍送去了3000元。即将去南京邮电大学报到的刘妍,生活费也有着落了。
“福嘟嘟”杯苍梧晚报第八季助学公益行正在进行中。如果你是今年的高考考生,考取本二及以上学校,是低保户或者建档立卡户,还在为学费发愁,请尽快联系我们。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苍梧晚报以及连网(www.lyg01.net)连云港发布等渠道了解活动信息。同时,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进入本报助学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本报助学公益行的专属QQ群15781722(加微信或进QQ群请注明“助学”字样)。(记 者 杨锐冰 张晨晨/文 牟进勇/图 通讯员 孙 荪 朱影雁 庄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