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大桅凌霄连岛横,朝阳出海水云彤。万人登垒御强虏,六月鏖兵屠孽龙。仇寇战机飞火雨,军民血肉筑长城。一挥五十春秋去,天外黑风可结绳。”1987年,80岁高龄的万毅将军为“连云港保卫战”赋诗一首,诗中回忆了当年与日寇血战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主义精神,也写出了当年战争之胶着惨烈。
连云港地处黄海前哨,东濒海道,西接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有“海防要塞”“中原门户”之称。1938年5月20日至1939年3月4日,守卫连云港的6支军队(即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31军、第40军、第57军、游击第8军和第89军)与来犯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其中,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不畏牺牲,英勇作战,在1938年5月至9月间与日军进行了丫髻山阻击战、孙家山肉搏战、墟沟反击战、大桅尖争夺战等,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进攻。这场战争历时289天,粉碎了日军登陆连云港、策应徐州会战的企图,这一系列的战斗史称“连云港保卫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穿越硝烟战火,重温这段峥嵘的历史岁月,让历史照亮未来。
战事趋紧
连云港成日寇必争之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8月25日,日本发表所谓“遮断航行”宣言,全面封锁中国领海,逐步侵占华北,并挥师南下,连云港便不断遭受日本海军舰队骚扰,局势越发紧张。
9月13日,日军侵占了连云港附近的车牛山岛,在连云港海面集结多艘战舰,企图以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策应徐州会战。日本侵略者为配合海军登陆作战,对海州、连云港、新浦等地实施狂轰滥炸。9月17日,数架日机轰炸海州,炸毁东海师范部分校舍和多处民房,炸死居民2人。9月20日至23日,日军连续出动10多架次飞机和数艘军舰同时袭击连云港港口,港口设施悉遭破毁,铁路专用线被炸毁,仓库被炸坍,火车脱轨,车厢被焚。车站、码头、港口陷于瘫痪。在此期间,日寇尚未大规模登陆,双方基本维持小规模战事。
“为什么日军对连云港如此‘垂涎’?全因为它的地理优势。”据《连云区志》原主编张树庄介绍,众所周知,由于连云港是陇海铁路的起点,海陆交通枢纽,距日本本土较近,这样的地理优势,使得连云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无疑成了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预定的海上增兵登陆点。为了控制陇海铁路以及支援徐州、侧击武汉的战略意图,日寇不断集结舰船、兵力,规模达到包括一艘小型航母在内的21艘军舰,以海军陆战队、舰载联合陆战队为主的2000余兵力,大战一触即发。
积极统战
东北军埋下红色种子
1938年5月20日,随着日军分两路进犯,历时289天的“连云港保卫战”正式打响,而在此之前,一场红色变革正在蓬勃酝酿。
1938年2月,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奉第五战区命令驻防连云港地区。中共长江局非常关注,派巡视员张文海和谷牧带着刘澜波写给第57军第112师第667团团长万毅的信到该团开展党的工作。3月初,山东高密游击队工委书记伍志钢、委员李欣,根据长江局的指示,带领高密游击队的共产党员、民先队员等80多人,以新兵入伍的名义加入第667团。在张文海主持下,成立了中共第112师工委,伍志钢任书记,谷牧、李欣为委员。工委成立后,首先讨论万毅入党问题。3月11日,由谷牧、张文海介绍,正式通过万毅为中共特别党员。
现处海州区朝阳东路市革命纪念馆旁的陇海公寓,二楼西北角的套间客房内尚有历史的印记留存。房间里摆放着一张长桌,几条板凳,墙上挂着的一幅油画生动再现了当时场景,“这便是万毅将军入党的房间。”工作人员的话语,仿佛将笔者带回那个庄严肃穆的现场。就在这间客房里,由张文海和谷牧作为介绍人,为万毅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正式发展万毅为中共特别党员,只与工委书记保持单线联系。
万毅入党后配合中共第112师工委对第667团进行改造。师工委经过各方面的工作和努力将伍志钢带领的80余人,经过新兵队训练结业后,大部分分配到营连工作,留下的20余人在团部组成宣传队。宣传队的主要活动是唱抗日进步歌曲、演戏、写标语,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进行防区附近的群众宣传工作。宣传队还办了油印小报《火线下》,登载新闻、通讯以及诗歌、快板等文艺作品及学习新文化的辅助材料,对部队的教育起到很大作用。经过一番努力,团队生活活跃了,精神振奋了,部队士气和战斗力都大大提高。这一系列的工作,大大推动了东北军广大官兵积极投入抗日战争,而且为党培养了一批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万毅任东北军第627团团长时,按照法国马赛曲亲自谱写团歌,这首歌慷慨激昂,对部队鼓舞很大。第667团把这首歌继承了下来,改称为《六六七团团歌》,歌词如下:“神圣的自卫战争是民族最后的生路,大家向前……我们要誓死收复旧河山,为争生存而战,为复失土而战……”
战斗打响
红色力量成中流砥柱
在“连云港保卫战”的多场战役中,万毅团长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率领第667团官兵英勇抗战,数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1938年4月,日伪军从赣榆县柘汪海口登陆,然后,迂回到日照的碑廓、巨峰一带,四处骚扰,伺机进犯连云港。5月2日,万毅奉命率第667团对强占碑廓镇的刘桂堂部发起进攻。刘桂堂部所在地有一道3丈高的砖围墙建筑。万毅团长命令山炮连轰垮围墙。炮声还未平息,万毅团长便率领步兵发起冲锋。伪军不支,匪首刘桂堂带少数人逃窜。
碑廓镇战斗刚结束,万毅团长率部乘胜追击,打响了涛雒战斗。这次战斗,遇到的阻力与碑廓相似,万团长如法炮制,先轰数十炮,然后步兵冲击,骑兵四面兜剿,仅用半天时间就结束了战斗。“连云港保卫战”初战告捷,万毅率领的第667团官兵士气大振。
东北军第334旅返回连云港后,第667团驻防孙家山一带。先后与登陆日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战斗。特别是5月20日黎明,日军趁海面大雾,出动数艘汽艇,在日军飞机配合下,200多名陆战队员强行登陆。登陆后烧毁房屋188间,码头上未及逃出的军民被日军包围,用机枪集体射杀,仅连云港遇害民众就有81人。当时驻守连云港的国民党第8军虽进行抵抗,但未能打退日军的强行登陆。第57军奉命于5月22日急返连云港,接替第8军防务。第667团官兵不顾敌机的轰炸扫射,向登陆的日军猛烈射击。双方经过反复激战,直至6月18日拂晓日军在庙岭受到第667团3个营的伏击,被歼三四十人,才仓惶逃回敌舰。孙家山一仗激战一昼夜,打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此后日军再也没有对孙家山进行实兵登陆作战。
8月2日,日军出动舰艇40多艘,载千余人,炮五六门,飞机4架,疯狂向云台山大桅尖发动进攻。日军凭借海空炮火优势轮番轰击,掩护登陆部队猛扑过来。驻守大桅尖的第672团官兵奋力截击。日军疯狂硬冲,激战一天,到了傍晚,大桅尖阵地失守。此时,师部紧急命令第672团誓死夺回大桅尖,并令做预备队的第667团进入战斗岗位,协助第672团夺回大桅尖。第667团与第672团取得联系后,迅即向敌军的右翼发动猛烈攻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仓促应战龟缩固守。尔后两位团长商定,午夜3时,由第672团从正面攻击,第667团从侧翼奇袭,同时发动攻击,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日军招架不住,武器、弹药、帐篷、油桶等军用物资丢得漫山遍野,拖着具具尸体慌忙奔下山去。大桅尖争夺战重创日军,使其不能从连云港登陆,至此,“连云港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战斗结束不久,第112师奉命撤出连云港,准备参加武汉会战。连云港防务又移交给游击第8军。提及“连云港保卫战”,日本军方也不得不承认,进攻连云港“使海军吃尽苦头”,当时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头版报道说:“守卫云台山部队坚如钢城,固若金汤……”
经数月拉锯战,到1939年2月底,中国军队从后云台山撤退。至此,连云港地区全部沦陷。
“万毅是这场保卫战中的主要将领,当时日军多次登陆作战都被击退,在连云港有这么一个说法,‘不怕一万,就怕万毅’。这种说法也反映了万毅在连云港地区领导的这场保卫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市委党史工办秘书处处长刘鹏说:“‘连云港保卫战’的胜利,延迟了海属地区的沦陷时间,减少了海属地区人民的灾难;破坏了日寇企图把连云港作为‘徐州会战’补给线的计划;支援了国民革命军第5战区在徐州的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反侵略意志。”
铭记历史
“红色记忆” 赓续前行力量
缅怀先烈的最好方式,就是铭记历史和传承红色精神。近日,笔者走进市革命纪念馆,看到前来追寻历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初心使命的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日军拟将连云港作为海上增兵的登陆点,以实现攻占陇海铁路,支援徐州作战以及牵制中国军队的目的。‘连云港保卫战’中中共第112师工委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正是由于第112师第667团万毅团长敢打敢拼、指挥有方,给日军以极大的打击,让日军的海军陆战队丢盔卸甲、吃尽苦头。”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房阳声情并茂的讲解,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在“连云港市革命斗争史”展区,一幕幕生动的半景画模拟场景、一件件真实的文献实物、一行行感人肺腑的文字,将大家拉回到“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连云港地区党组织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抵御外侮、保家卫国、推翻“三座大山”的光辉历史。在《不屈的连云港》专题展厅,200余件纪实图片和文物,全面展示连云港地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广大军民英勇不屈的抗战历程,还有诸多“连云港保卫战”离世老兵的亲属捐赠一大批关于“连云港保卫战”的珍贵历史文献、照片、书籍、信件和相关实物。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展品,令人深思。
“以前,觉得战争离我们很遥远,只在影视作品中了解过‘连云港保卫战’。今天,我聆听了烈士悲壮的战斗事迹,很受感动,很受教育,我将铭记历史,用不懈的奋斗和丰硕的成果告慰先辈、告慰英灵,把初心和使命永远刻在追梦的‘跑道’。”连云区宿城街道宝山村石影感慨道。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承载了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揭示了守正不移的道路自信,蕴含了驰而不息的革新精神,昭示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各地立足实际、挖掘当地资源、创新表达形式,以党史课堂、实地采风等多种学习形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让党史学习在这座山海之城“燃”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如今,走到连云区宿城乡万寿山南坡石壁旁,能看到一片抗日石刻群。石刻群上,刻有“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保卫疆土、复兴中华”等字迹。笔者从序文中了解到,这是中国守军与日军血战之后,为了激励自己而刻下的,表达的是中国守军忠勇抗日的爱国情怀和誓死保卫山河的决心。
为了深入挖掘“红色宝藏”,今年以来,连云区深入拓展“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群雕公园、前三岛党性教育基地、海上云台山抗日石刻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平台载体作用,组织党员群众,赴烈士陵园、市革命纪念馆等地凭吊、瞻仰、缅怀革命先烈、追思英雄事迹,引导广大干群追忆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发展力量,把赓续革命先烈遗志激发出的精气神转化为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党史是堂必修课。我市各部门正进一步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走到百姓身边、走在田间地头、走进车间码头,实现党史资源、宣讲队伍、平台讲台共享,让广大干群从党史中汲取不竭力量,昂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张晶晶 史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