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强国有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2009年,他在经济富庶的无锡求学,响应祖国号召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进藏执行任务;2016年,从江苏海洋大学毕业的他告别大城市繁华,二次入藏,成为西藏一名基层公务员。五年多来,他投身扶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强国有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从黄海之滨来到雪域高原;从保家卫国的优秀士兵,到藏区百姓的贴心人;从扎根基层脱贫攻坚一线,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前沿,他始终保持赤子之心,在青藏高原绽放青春。

他叫王海洋,1989年出生,连云港赣榆海头人,现在是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基层公务员。王海洋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句话一直激荡着我的内心,当代青年,就是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力量,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久前,王海洋作为全国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从四川阿坝藏区到雅鲁藏布江畔

两次入藏,他用赤子情怀书写青春答卷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每年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希望解放军来家乡海训,军人劈波斩浪的飒爽英姿,让我对军营充满了向往。”2009年,正在无锡上大专的王海洋得知大学生入伍的政策,他积极响应号召,如愿穿上了“橄榄绿”。

入伍后,王海洋表现突出,代表连队参加了中国武警西南片区工兵集训,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士兵”。2011年,他作为连队尖子兵,被营连挑选奔赴四川阿坝藏区开展维稳任务,火线荣立三等功。凭着出色的表现,当年10月份,王海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两年义务兵后,王海洋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大专学业。按照国家大学生入伍有关政策和本人意愿,他升入江苏海洋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深造。戴着军功章重返校园的王海洋,用2年时间读完4年的主干课程,当年的辅导员黄金虎提起学生,言语中满满自豪。他说,王海洋在校期间时刻保持军人作风,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同学们心目中既暖心又靠谱的兵哥哥,因为有过一次在藏区服役的经历,他还特别关照来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学习。

2016年夏,马上毕业的王海洋听说,江苏高校正在开展进藏大学生专招工作,他义无反顾报了名。“当年入伍,我就亲眼所见藏区的艰苦,人才的稀缺。作为一名当代年轻人,与其碌碌无为,不如有所作为。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这一次,王海洋来到了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这里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平均海拔3800米。

从初来青涩的“毛头小伙”到独当一面的“扶贫专干”

扎根基层,他把目标瞄准在“发展上”

一个家庭的脱贫,见证了王海洋在扶贫路上所做的努力。

达珍是王海洋的结对户,家里有两个孩子读书,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丈夫做重体力活来维持。王海洋发现,当地像达珍这样的家庭在还很多,他们急需就业岗位,实现家庭增收。

藏香、雕版和藏纸,并称为“尼木三绝”,可一直“藏在闺中”,无法带动当地经济。王海洋调研后发现,病灶在于原材料粗劣、包装略显低端、销售渠道单一。为打破发展瓶颈,他做通女友魏娜的思想工作,鼓励她来到西藏经营藏香药材店,从全国各地收购正宗的藏香药材,再以优惠的价格销售给当地的藏香制作户,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藏香质量。按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要求,王海洋还优先将达珍招聘到店里就业,每年增收2万余元。

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尼木藏香亟需扩大线上销售渠道,但是因为藏香制作户文化水平有限,没有人尝试电商平台。吞达村村委会希望魏娜负责藏香网络销售,王海洋又一次说服女友,让她成为吞巴藏香网络营销员。在魏娜的帮助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藏香从业者尝试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量和影响力,腰包鼓了起来。

每天奔走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王海洋知道,援藏干部的工作目标,就是“发展”二字。改变藏区面貌,必须在“发展”二字上用力。

2019年,王海洋被县委抽调至尼木县净土公司负责全县净土健康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统筹工作。他无数次趴在温室大棚里,跑遍了所有兄弟县的种植基地,最终摸透了尼木县温室种植经验,为全县果蔬种植提供方向建议,还跑遍拉萨大小市场,成功将尼木县农产品打入全市最大的连锁超市。2020年春节,在新冠疫情最为紧张时期,王海洋假期未满就返岗,成为全县第一批返岗干部,负责疫情保供工作。通过配送、流动摊位投放,保障了全县干部群众疫情期间果蔬肉蛋的正常供应。

王海洋刚入藏培训的时候,高原反应严重,躺床上三天,饭都吃不下。“王海洋到了到了我们这里,干工作不仅有闯劲,还特别细致,他在我们这里一干就是五年,心已经在西藏了!”吞巴镇原人大主席米玛桑珠这样评价。援藏是一件辛苦的事,能把心留下是一件难事。王海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

从生疏客套的“格拉”到亲昵贴心的“海洋”

他的“心”,始终在群众的“心坎上”

在吞巴镇,很多人提到王海洋,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句“亚布都”,在藏语里就是“真棒”的意思,但王海洋更喜欢大家对他称谓的改变,从生疏客套的“格拉(老师)”,到见面后亲热地喊上一声“海洋”。

刚来时,王海洋内心不断被眼前贫困、破旧的景象冲击。“要说没有落差那是骗人的,不少同学都在沿海地区工作,月薪是我的好几倍。我也会问自己,入藏到底值不值。”很快,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让王海洋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们的乡镇书记把我们分成了医疗、教育、民政等6个专项小组,走村入户,为群众解决医保、低保、上学等难事,大家备着甜茶和方便面通宵工作,点点滴滴都让我明白,援藏是几代人的事业,只有守得住初心,才能担得起使命。”

工作伊始,王海洋作为扶贫专干面临语言不通、没有群众基础等实际困难,为了尽快融入到当地群众的生活中去,王海洋找到了诀窍——去镇上的茶馆喝茶。“当地人早上都喜欢喝甜茶、酥油茶,我就常去茶馆泡着,跟老百姓聊天,关系熟了,大家就愿意和我说说困难和想法。”慢慢的,解决的难事多了,他和当地群众的关系也近了,茶馆的老板看到王海洋来,高兴得不得了。

为了能吃透扶贫政策、掌握贫困家庭状况、精准落实扶贫资金,王海洋五年里走遍吞巴镇所有村组,入户300余次,整理出2万多页的建档立卡户档案资料,起草完善700余份20多万字文字材料,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2018年7月份,王海洋的身体长了囊肿,直到病痛影响了行走和坐立,才请假进行手术治疗,康复期未过又投入工作,以致伤口反复发炎,半年后才完全愈合。

和其他同学相比,远在西藏的王海洋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却从不后悔,每次下村,村民们必定会端来一大碗酥油茶或者自酿的青稞酒,王海洋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淳朴,也被他们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的精神所打动,这一切都让他拥有了与内地生活相比弥足珍贵的经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吞巴镇扶贫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前列 ,并顺利通过了各级脱贫摘帽验收,成为一个颇具现代化的城镇。王海洋个人也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连续两年被评为乡镇优秀共产党员,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2019-2020年度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在王海洋的影响下,江苏海洋大学进入西藏工作的同学由他1人变成了现在的13人,更多的同学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海洋说,在西藏工作的这几年,难忘同行人铿锵有力的话语、执着不悔的身影,这些种种,带来的是西藏日新月异的变化。雪域高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的日子如同怒放的格桑花,红红火火,欣欣向荣。(朱萍  张晨晨  陈晓艳)

总值班: 王夫成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审核: 王夫成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