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孩子喜欢“听书” 专家:应多培养孩子自主阅读习惯

“孩子现在听书都习惯了,到家就把故事机拿出来听,我想让她看些书,孩子也不愿意看。”居民李莉苦恼地说。随着各类故事机、讲故事软件的出现,收听变得越来越方便,“听书”已成为孩子和家长喜爱的阅读方式之一。昨天,笔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有四成孩子喜欢“听书”,不喜欢自主阅读。专家表示,“听书”虽然是一种阅读方式,但不可取代“阅读”,家长还是要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

四成孩子喜欢“听书”

“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故事机或者平板听他喜欢的故事,吃饭时听、洗脸刷牙时听,就连睡觉也是抱着故事机入睡。”路南街道居民金鑫说。她发现6岁的儿子听故事成“瘾”,很多书都是听完不是看完的。对儿子爱“听书”这件事,金鑫开始还感到高兴,她觉得儿子爱听故事是好事,在家里安静的听故事总比看电视好,然而,最近她却感到很担心,因为孩子不喜欢看纸质书籍。

她告诉笔者:“暑期我带孩子去路南街道的书苑看书,发现他就在里面乱转,也不看书,跟他沟通了几次也听不进去,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情况。他还告诉我,他只喜欢听书。”

和金鑫家情况一样,今年8岁的小宇也喜欢“听”书,小宇的妈妈说家里已经买了3个故事机,小宇每天在家至少听故事半个小时以上。故事种类也不同,目前小宇已经听完了《三国演义》、《哈利波特》、《西游记》、《米小圈上学记》等。

“我们在假期中也发现,孩子们‘听’书的现象较多,每天‘麓楠书苑’能接待50多名孩子,但很多孩子看书的时间并不长,其中四成孩子都在“听书区”听书,有个别孩子可以听三个多小时。还有些孩子喜欢听志愿者讲故事,他们对自主阅读兴趣不大。”路南街道麓楠书苑管理员姜付玲说。

“听书”让孩子“懒”翻书

“出现孩子大量的时间喜欢‘听书’,极大可能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参与或者陪伴孩子读书,为了让孩子获得知识,他们把故事音频给孩子,于是电子类产品就替代了家长讲故事的功能。家长没有陪伴孩子形成纸质书阅读的习惯,哪怕家里有很多书,孩子也有可能不会去翻阅,因为缺少阅读纸质书带来的乐趣。”市少儿图书馆外借部主任谭欣说,还有个别家长可能会认为,“听书”和“阅读”是同样概念,不需要给孩子购书,家里地方小,书没地方放,于是听书慢慢取代了纸质阅读。

她还表示,孩子在幼儿时期,“听书”作为一种阅读启蒙的手段还是非常好的,在听的内容上,故事、英语、名著、科普等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内容,“听书”可以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上,通过声音去了解故事。但“听书”也会导致孩子孩子养成的是听故事的习惯,而不是阅读的习惯,从听书中,孩子更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是主播的语气语调的变化,是背景音乐的感受,不会去思考故事的内在含义。经常“听书”,让孩子“懒”翻书,“懒”思考外,也容易导致孩子视觉理解力差,表现在学习上最明显的就是读不懂题。

家长要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听书”虽然是一种阅读方式,但谭欣认为,“听书”利用的是孩子的碎片时间,伴随式进行,小说等文学类作品特别适合以“听”的方式呈现,因为播讲者的声音本身是有温度的,他们的专业加工既给孩子留出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有适当留白和延伸,给孩子更多的共鸣。“听书”是孩子走进书的一个通道,听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往自主阅读的方向发展,借助“听”让孩子在早期有可能接触更多丰富的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

“‘听书’是一种阅读方式,它不能取代‘阅读’。”她说。她建议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可以先从给孩子阅读绘本开始开启自主阅读习惯。绘本的鲜艳色彩首先就点燃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审美,通过识图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如今有立体书、有声书、翻翻书、洞洞书、触摸书等形式多样的绘本,这些都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是“听书”所不能带给孩子感官上的愉悦。

此外,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读书是亲子关系很好的情感交流。听故事不需要太动脑筋思考,而阅读能触动思考更多丰富的内容,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更容易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武娜 赵婕)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审核: 刘昆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