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临近,而校园生活中,学生们安全问题,却总是让人难以放心。校园安全问题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平安是所有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期盼,那么,如何做好开学后安全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发出安全提示,开学在即,请大家收好这份学生防护指南。
▲防疫安全
敦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比如餐前、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都要认真洗手,平时少聚集。
疫情期间,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备,上下学的路上等人多的场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护。学生和家长要养成检测体温等健康状况的习惯,一旦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和学校报备,听从学校安排。每天要保证健康饮食,不要熬夜,进行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家长日常也要注意防护,因为孩子的健康与家长息息相关。
▲交通安全
开学以后,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交通环境。一些小学生精力充沛,缺乏自控力,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留意路面情况,不要突然开车门下车。不要横穿、猛跑过马路;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要翻越护栏;不要走路时低头听音乐或看书。乘车时系安全带,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要与机动车抢道,路口要四处观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不要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要在路上并行骑车,不要在骑车时听歌。警惕汽车盲区。家长应告知孩子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让孩子在盲区玩耍、逗留。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马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
上下学要避开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避开或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
▲户外活动安全
青少年处在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阶段,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动都务必以安全为前提。
不爬墙、树木及危险物。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或护栏外,更不要爬到高处玩耍。不要倚靠楼梯栏杆,因为有的栏杆之间缝隙过大,有的栏杆高度不够,有的栏杆经过风吹日晒可能生锈破损,都存在安全隐患。
擦玻璃等打扫卫生活动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自己跌落,也要防止打扫工具掉落,带来高空坠物危险。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教室中、楼道里、楼梯口、楼道拐弯处追逐打闹,课间活动不猛跑。不要把学校公共设施当成游乐设施,不在体育器材周边追逐打闹,不玩危险性游戏。教室门窗等缝隙会“咬人”,很危险,尤其是在开关门窗时,不要将手指等身体部位放到缝隙处。
经过假期长时间休息后,学生突然回归开学状态,体力和精力会有些不足,参加运动会、军训、体育锻炼等活动时,要避免中暑、肢体拉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休息时间。
▲危险物品安全
不携带管制刀具、危险玩具和能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也不带进校园。不携带火种进入校园。如打火机、鞭炮等。
▲食品安全
新学期开学,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是多种疾病高发期,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勤洗手。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病从口入”,因此,手的卫生十分重要,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喝水。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宿舍安全
开学后,宿舍里各种电器及学生生活用品增多,安全隐患明显增多,住宿的同学一定要做好防范。不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在宿舍内私接电线,不违规使用大功率充电器,电器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宿管老师。离开宿舍时,务必检查并关闭门窗及电灯、电扇、充电器等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特别加强贵重物品的保管。在宿舍楼内或周边发现行踪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