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助学公益行 |灌云女孩杨阳:身处困境 向阳而生

 杨阳的老家在灌云县同兴镇小圩村。9岁那年,父母离异,从此杨阳和妹妹与母亲、外婆一起生活。

  “为了方便我和妹妹上学,最近几年妈妈都是在县城租房住。”杨阳住的是一处合租房,一个小院里住了4户人家,厨房、卫生间都是公用的。

  为了养活两个女儿,母亲到处打零工,目前在当地一家蘑菇厂打工,早出晚归。心疼女儿的外婆,也一直和她们住在一起,方便照顾两个外孙女上学。

  今年高考,毕业于灌云高级中学的杨阳,以文科543分的成绩考取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为连云港市灌云县定向培养)专业。考上大学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5200元的学费让这个本就捉襟见肘的家更加困难。如果你想帮助她,请和本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联系。

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母亲打零工抚养她和妹妹

8月17日,在爱心人士的带领下,本报第九季助学公益行一行人来到灌云县城,走访杨阳家。“她老家是同兴镇的,现在在这边租房子住,也是为了方便姐妹俩读书。”随行的同兴镇残联有关人士说。

  这是独家独院的小白楼,大门外悬挂着“吉房出租”红色广告牌,很亮眼。走进院内,杨阳和外婆迎了过来。

“我们在这里租了两间房,这是我和杨阳妈住的,杨阳和妹妹住在隔壁房间。”外婆张井凤边说边招呼我们走进左手边第一间房。屋内陈设简单。在这个小院子里,楼上楼下一共住着4户人家,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这样能省点钱,一年房租大概3000元。”外婆说。

  之前,杨阳一家一直租住在灌云高级中学附近,方便她上学。“那边房子就是一个大间,便宜点,一年租金2500元。”外婆说,杨阳高考结束后,临时换了现在的房子,离杨阳母亲上班的地方近点。

  外婆今年73岁,身子骨还可以。“杨阳9岁那年,她爸妈就分开了,姐妹俩一直跟着妈妈过。”外婆说,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为了给女儿搭把手,这些年她一直和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

  在杨阳的印象中,9岁后就再也没见过父亲。“这些年,父亲好像消失了一样,从来没管过我们。”杨阳说,就连今年自己考上大学,父亲也不知道,“从来没联系过。”

“孩子小时候,我就帮忙照看、做饭,让女儿能出去挣点钱。”外婆还有三个儿子,每个月会分别给她300元生活费。

“儿子给我的钱,我也都贴补给女儿家了,自己哪舍得吃好的啊!就算吃,也得让孩子先吃,她们在长身体。”外婆说,杨阳母亲现在在一家蘑菇厂里当工人,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除了家庭基本开支,剩下的钱都供孩子读书用。杨阳还有个小两岁的妹妹,在灌云第一中学上高二。这个假期,妹妹一直在奶茶店打工,两班倒。

“我本来也想去打工的,可等我填完志愿再问时,很多店都说已招满不要人了。”杨阳说。

  “这么多年,得亏了孩子舅舅们帮衬着,他们时不时会给孩子添几件新衣服。”外婆告诉我们,为了奖励外甥女杨阳考上大学,舅舅们还凑钱给她买了一部手机,说等以后有需要会给她买电脑,让她在大学好好学习。

  “上大学的费用舅舅还会帮衬吗?”记者问。“别人也都是一家人,这些年也一直在帮衬着,哪里好再张口啊!”外婆说。

回报妈妈付出

543分考取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妈妈之前在学校小卖部帮忙,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了,晚上11点才能回来。”在杨阳印象中,妈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经常连饭都来不及吃。暑假期间,学校小卖部关门了,妈妈就在蘑菇厂找了一份工作。“也会加班,晚上10点多妈妈才能到家。”

  深知母亲不易,杨阳学习格外用功,从不让母亲费心。高中三年学校抓得紧,双休日只有4个小时休息时间。“只有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对得起妈妈的辛苦付出。”杨阳说。这个假期,她一直在帮忙做家务,让妈妈和外婆能多点时间休息。

  今年高考,杨阳以543分的成绩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录取。我们见到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腰封上写着“崇德 敬业 求真 创新”,而这正是该校的校训。

“家里两个舅舅都是老师,所以他们建议我学师范。”杨阳说,定向师范生在毕业后,会回到生源地直接工作。“这样也挺好的,不仅不用愁工作,还能返还在校期间的学费,妈妈的负担会小很多。”

“我最喜欢的专业是英语,本来想填江苏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但是怕分数不够没敢填。”杨阳说,因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定向委培专业没有英语,她就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今年高考,她政治考了88分。

“进入大学后,我会好好学习,以学业为重。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找份兼职,争取自己赚生活费,减轻妈妈的压力。”杨阳说。

本季爱心见面会

明天上午9点半与您相约

昨日,本报第九季助学公益行发布灌云学子王奇的故事,父亲股骨头坏死走路困难,同时患有肝病,无劳动能力,母亲只好外出打零工养活一家四口。今年,王奇487分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录取,面对新生开学1.8万余元学费父子俩一筹莫展。王奇申请了助学贷款8000元,但学费仍缺1万元。

  看到报道后,一位匿名爱心人士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出5000元助学款,点对点打到王奇银行卡账户上。与此同时,千里鱼、马士梅、宁静伊然、月下读春秋等爱心人士也纷纷献出爱心。不到1个小时,就为王奇凑齐了1万元助学款。

  今天,本报发布的是本季助学公益行最后一名贫困学子的故事。随着该生学费捐助的完成,今年的助学公益行也将完美收官。

  明天上午9点半,今年的爱心见面会将如期在连云港日报社15楼连云港发布大厅举行。届时,我们邀请的12名学生代表将来到活动现场,欢迎广大爱心人士共同见证感动瞬间。

地址:海州区朝阳东路3号。

本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同微信,备注“助学”加好友,邀您进助学公益微信群)。助学QQ群:157817222   (记者 杨锐冰 肖婷婷/文 牟进勇/图)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