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造的农房里传来阵阵笑声。8.9万套棚改区住房从“忧居”变“宜居”,“5年改造4万余户”的农房承诺掷地有声;
溪沟水涧飘来缕缕荷香。港城人民从环境整治中受益,“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的目标顺利实现;
七村八镇畅通条条坦途。200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34.35万人顺利脱贫的消息鼓舞人心;
……
过去五年,我市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大民生改善,着力攻坚克难,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正不断织牢织密。市发改委主任韦怀余表示:“过去五年,我市坚持将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实事,保障港城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项项举措回应民生关切
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过去五年,我市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近日,笔者来到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昌意路校区,该校区已经在今年9月顺利投用。作为我市补齐宋跳板块高质量义务教育短板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规划设计小学6轨36个班、初中6轨18个班。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校长赵晨春介绍,“新建成的学校窗明几净,孩子们在这里感到非常舒适,学习的劲头很足。”
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昌意路校区是今年我市投用的教育基础设施之一。市发改委副调研员宋小康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目前全市开工建设项目55个、建设面积29.3万平方米,开工率达91.56%。新建16所幼儿园中8所已投入使用,5所已经建成、进行内部装修,3所进行主体施工。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港城教育现代化苏北领先,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77所,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2.6%,优质高中占比94.3%。淮海工学院创成江苏海洋大学。
这是港城为补齐教育短板推进的一系列举措。过去五年,港城通过一系列工程不断优化城市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努力让城市更加美好。
“没想到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你看我现在的房子宽敞明亮,小区配套齐全,环境也好,比原来住得舒适多了。”谈起住房的改善,赣榆区柘汪镇响石村村民老陈乐得合不拢嘴。这里不仅有良好的住房条件,还高标准建设了商业综合体、学校、村民服务中心、医院等设施,让农民看病不出村、购物不出远门、上学不出社区,勾勒出农民小康生活的轮廓。如今在港城,这样的新型居住社区伴随着农房改造计划深入实施,让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安居生活。
今天,这些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十三五”期间,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低保标准提高至630元,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
———“十三五”期间,我市新改扩建公立医疗机构44个,互联网医院全省领先。
———“十三五”期间,我市江苏女子民乐团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创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33项,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
彰显民生特色的政策措施,犹如冬日阳光,温暖着百姓生活。
网络图
一笔笔收入提升获得感
努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兴业”
秋分时节的赣榆区黑林镇,瓜果飘香。忙碌的农家人,脸上挂满了笑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黑林因为地处生态涵养区,发展一度受到限制。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黑林镇通过分析乡镇资源禀赋优势,选择发展山林种植业,通过“工厂+”的模式,让这里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港城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成千上万。在这些故事的促进下,2019年,连云港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952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了10078美元,与全国同步突破了1万美元的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一群群扶贫干部深入经济薄弱村一线———在东海的水稻田里,在赣榆的山林中,在两灌的蘑菇培养工厂里,在修缮村中道路的建设工地……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共同打赢了这场扶贫攻坚战役。
九月的灌云县吴赵村,一片忙碌景象。第一书记陈冬雷带着村民在8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里忙碌着。“这几天我们正在将育好的芹菜苗移栽到大棚里。”陈冬雷带着笔者走进今年3月份刚刚修好的温室大棚,满口的育苗经,“这里的温室大棚还长期招收村里的贫困户务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笔者看着眼前这位个子偏高、皮肤黝黑的村支书,很难将他同江苏核电运行处的本职工作联系在一起。2020年,陈冬雷作为江苏核电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积极地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在江苏核电及其他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吴赵村的8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建起来了,村部面貌实现了改善,村里通上了路灯,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新依靠。
这样的幸福生活并不独属于吴赵村。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脱贫34.35万人,2个重点帮扶县、200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2020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9501元,是2015年的1.52倍,年均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比GDP增长快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722元、19237元,年均分别增长7.4%、8.5%。
围绕增收,我市还不断强化稳就业措施,开展“百企万人护航”行动,实施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凤还巢”计划。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万人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以上,支持自主创业1万人以上。
这些举措让港城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会少!
一个个数字增强幸福感
努力实现“天蓝、水绿、净土”美景
连日来,港城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生态环境整治攻坚计划,多管齐下为百姓营造秋意绵绵的水韵港城。
9月19日晚,连云港首个河道游线———“揽中秋月 赏盐河景”老新浦风情街区西盐河水上游览项目,随着9名船夫擂鼓高喊“开船”号角,正式开通。活动当晚,一轮皓月高悬于鹊桥上方,盐河中央“嫦娥仙子”翩翩起舞,上演水上“嫦娥奔月”沉浸式演出。
过去这条河一度是周边居民怨声载道的“黑臭河”。随着港城积极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这条“黑臭河”不仅风光宜人,还成为港城的旅游景观,打造盐河古巷“沉浸式夜游”新体验。
如今在港城,越来越多的河流鱼翔浅底、碧波荡漾,一幅幅优美图景见证着五年多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十三五”期间,港城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建成国家级最美乡镇2个、美丽宜居镇村4个。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5%,比2015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港城建成应急备用水源6个,污水、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增加17.5万吨和2800吨。
———“十三五”期间,港城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河长+流域长”制获国家河长办推广。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95.5%,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年均浓度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坚信,随着港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民生问题将在更高层次上得以解决,越来越多的群众将能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周莹 王怀诗 孙广印 连统 高原 任志远)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