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霍永艳创办“唐宝宝”关爱机构 助力更多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10月27日清晨,在海州区海宁园北侧的一所机构门口,负责人霍永艳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站在门口迎接她的“孩子们”,接上他们后,她引导他们有序进入教室学习。在她看来,这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这些孩子是唐氏综合征儿童,自2018年创办这家机构后,在霍永艳的精心呵护和努力下,孩子们从最初的畏惧、逃避到如今的阳光、乐观,并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谈及未来,霍永艳表示,她会一直陪这群孩子走下去,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一名特教老师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34岁的霍永艳中等身材,扎着一束马尾辫,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自信和坚定的目光。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在读大三的霍永艳参加一次关爱特殊儿童的志愿活动,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孩子,但他们天真的笑容以及父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她感触很深。因此,2010年大学毕业的她选择成为一名特教老师,在我市一家康复中心工作。

2018年,因为身体等原因霍永艳从原先的康复中心离职。在家短暂休养的她,对曾经教过的孩子们有着诸多不舍。“他们离开康复中心后过得好不好?”“他们在语言和社交方面有没有进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霍永艳的心头。

因为实在难以割舍这些孩子,霍永艳决定创办一家“唐宝宝”关爱机构,主要针对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智力障碍以及精神障碍人群,提供集教育、康复、培训、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和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老师心里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对这些孩子,单单谈爱是不够的,还要求老师有韧性、有耐心。对于机构内的孩子,霍永艳特别看重对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起步阶段很困难,但她愿意为孩子付出最多的耐心。

不仅如此,霍永艳还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和个性,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教授。有的孩子刚进机构的时候,见到人总是控制不好情绪,有的甚至会有抓头发、拧人的小动作,就连家长也束手无策。而霍永艳没有过早地评价孩子的行为,而是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过往,观察他们的行为。

经过她的仔细分析,她认为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小动作,其实是因为他们喜欢别人,想和对方打招呼。搞清楚这一点后,霍永艳开始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与人打招呼的正确方法,并与其他老师一起演示给孩子们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见到人后开始主动与人握手,并向对方问好,彻底改掉了之前的行为。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在她的努力下,最早进入机构的平均年龄在15岁的一群孩子,不仅自理没有问题,而且在社交和认知上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不仅学会了做家务、骑车,帮助弟弟妹妹,到了陌生的场所,他们也能够做到镇定自若。见到陌生人他们也不再畏惧,而是有礼貌地握手问好。有一部分孩子,如今已经可以独立骑车往返家和机构,给父母减轻了负担。

因为和这些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这些孩子们的家庭大多不富裕,霍永艳每个月只收取他们微薄的学费,创办机构这些年来,除去学校的房租以及教师的工资,霍永艳经常入不敷出。但即便如此她依旧不后悔,她认为自己的付出如果能够换来孩子们的未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一点努力,可能就给孩子们带来希望,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一丝安慰。”霍永艳说,孩子们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是她坚持的动力。未来,她希望所有孩子在能够自理的基础上,在生存技能上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培养,她盼望孩子们有一天能够走上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当然,她希望社会能够给予这些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她相信,孩子们一定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记者 徐誉宁)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