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的牛奶、9毛钱的饮料、3元的自嗨火锅、10元一桶的进口饼干……近期,物美价廉的“临期食品”在港城逐渐流行起来,不少年轻人纷纷“试水尝鲜”,不少人大量购买甚至储备囤积。近日,不少居民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咨询:马上要过保质期的食品是否安全?它们到底从哪里来的?质量是否有保障?10月28日至29日,记者走访了相关居民、销售“临期食品”的商家和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为您支招。
“临期食品”渐流行 年轻人爱囤货
10月28日,市区东唐江南苑小区的张女士在家里打扫卫生时,发现19岁的女儿房间里堆放着大量零食。“牛奶、薯片、各种饮料,还有不少零食外包装上印的都是外文,应该是进口食品,但每个袋子上印的保质期要么是到10月底,要么是11月初,眼看就要过期了!”张女士不免有些担忧,随后询问女儿得知,这些食品叫“临期食品”,没有过保质期,是花了“白菜价”从网上买来的。“这些‘临期食品’确实比超市的价格低,但质量上是否有保证?”在拨通本报热线后,张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当天,记者来到了东唐江南苑小区张女士家。在客厅内,张女士将装满零食的三个大包装袋提出来。每个袋子里都装着饼干、自嗨火锅、盒装的牛奶和各式各样的饮料等,不少外包装上还印着英文和韩文。其中饼干、牛奶的保质期截止到10月31日,不少饮料的保质期截止到11月2日。
张女士的女儿小静(化名)告诉记者,现在“临期食品”很流行,这些是她和同伴一起在网上购买的。“相比超市正常的价格,这些是打了2折的,有的甚至是1折,绝对便宜!”小静面对母亲的担忧,特别强调“这些商品虽然临近保质期,但没超过保质期,我会在保质期前吃完,用最低的价钱尝到进口商品,真的很划算。”小静说,现在年轻人很流行购买“临期食品”,事实上不少港城的折扣店里也在销售“临期食品”,她曾在几家门店采购过“临期商品”。
折扣店和小超市:“临期食品”质量合格回头客不少
港城市场上是否有“临期食品”在销售?10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市区海连西路附近一家销售小食品的折扣门店里,记者看到几十平方米的店内摆放着不少食品,有面包、海苔、鱿鱼丝、饼干以及各品牌的饮料等,店内顾客络绎不绝。其中一大袋“三只松鼠”的大礼包标价约29元,前来购物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大礼包超市售价为60元,“日期不是太新,但价格确实便宜!”
在门店的一排塑料箱内,放置着火腿、盒装牛奶、面包、饼干等食品,标价为“1元一件”。记者查看这些食品的保质期,发现都是“临期食品”,有的外包装上保质期截止到2021年11月2日。部分售价1元的食品外包装上还印着“某某商贸 售价6元”的标签,很明显是商贸公司未销售完的食品。
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店销售的多为“折扣商品”,仅有几个货位上的商品是“临期食品”。“每一件‘临期食品’质量都没有问题,只是保质期快要到了,顾客购买‘临期食品’时,我们都会提醒要在保质期内食用完。”现场一位购买“临期”火腿的男子在付款时表示,他当天就会食用。“过期就不能吃了,我肯定在保质期内吃完,应该没问题。”
在海宁路附近一家超市里,店主张建(化名)告诉记者,最近“临期食品”很流行,他家店里也在销售一些“临期食品”。其中饮料类日期在2021年12月到期,目前折扣都在6折左右。随着保质期逐渐临近,折扣也更大。这些“临期食品”是从哪里来的?面对记者的疑惑,他表示,这些“临期食品”都是相关方退回到经销商那里的。“经销商找到我们小超市或便利店,希望能帮其低价出售。这批‘临期食品’的保质期,都在一个到两个月左右,其实很多食品过了保质期几天也能吃。”采访时,他再次强调,他销售的“临期食品”,都会明确告知顾客保质期,不会和正常超市内商品“混合售卖”。张先生表示,“临期食品”购买群体多数是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回头客比较多。
“临期食品”线上销售情况如何?10月29日,记者在两家市民常用的网络购物平台以“临期食品”搜索商家。搜索结果显示,不少商家推出7元到9元的套餐。其中9.9元可以选择的“临期食品”有:海底捞火锅底料3袋,或者480克乐事薯片,或者600克达利园巧克力蛋糕等。该套餐月销量超过3000单。
采访中,家住海宁小区的22岁小张告诉记者,他购买“临期食品”时,还是愿意到实体店现场查看日期。“有些‘临期食品’,是大商超等下架的或者退回的货,有的是保质期临近,有的是外包装上有污垢,现场查看起码可以看到里面食物是否有变质等问题。”
“临期食品”来源不同
采访中,从事“临期食品”销售2年多的李先生介绍,“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要求,商家在出售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也就是“临期食品”时,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但我国对“临期食品”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
他介绍,有的大型商场对部分“临期食品”时间的定义为,保质期一年以上(含一年,下同)为到期前45天,半年以上不足一年为到期前30天,90天以上不足半年为到期前20天等。他表示,食品保质期过去三分之一,有的可能就无法进入商超流通。“临期食品”的货源一般主要是大型商超下架的产品、电商平台的退换货,以及厂家和经销商库存中临近保质期的产品,而食品过期后,一般的做法都是销毁处理。
专家建议:科学选购“临期食品”不要囤积
10月29日,记者联系上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临期食品”仍然在保质期内,其安全性和品质依然有保障。但还是要按需购买,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浪费。“临期食品”买回家之后,必须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如果食品过期了,出现了膨胀、异味、霉变等情况,就要丢弃。
另外,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临期食品”要尽量选择从正规渠道的商场、超市或者线上平台去购买。消费者除了要看清相关商品的保质期外,还要检查外包装是否有破损、漏气等情况,留意“临期食品”的保存条件是否和商品标签上描述的一致,食用前也要仔细查看一下食品是否出现气味或者颜色改变,是否存在变质。(记者 梁洪胜)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