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秋冬季节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开 并非人人都需要秋冻、贴秋膘

秋季宜冻不宜捂、秋季进补贴秋膘、秋季防燥多饮水、秋高气爽锻炼忙……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秋冬季节养生“秘诀”。然而真的人人都需要秋冻、贴秋膘吗?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院长、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前德认为,中医养生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于各种养生方法都应辨证地看待,并应针对不同人群酌情采取适当方法,谨防走入误区,调适不得当。

如今立冬已过,气候转寒凉,此时凉燥之邪易侵害人体。燥易伤肺,有着“喜润而恶燥”特性的肺脏此时最易受到伤害。因而,此时节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轻者可出现微恶风寒、鼻塞、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等症状;重者可加重慢阻肺、哮喘、肺结节、肺肿瘤等疾病的病情。

秋冬季节要注意防寒凉。百姓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实则秋季为从暑转寒的过渡季节,尤其至秋分节气后,早晚比较凉,虚寒体质的人群如不注意,恐被寒气所伤,应及时添衣以防寒凉。年轻人应谨慎穿着低腰、露脐等服饰,防寒凉的同时兼顾养护脾胃。

秋膘切忌随意贴。“贴秋膘”是流传至今的一句民间俗语,其意实为旧时普通百姓大都粗茶淡饭,且在春耕暑热后消耗大而摄入不足。入秋后进补贴膘,为秋收农忙打下基础。但现代人常摄入过盛而体力消耗较少,心脑血管及代谢疾病多发。秋冬季饮食应根据个人体质,尤其超重或肥胖人群非但不能“贴”反而要“减”,即使需要补益也以清补、平补为宜。

防燥养阴要科学。秋季口鼻咽肤等干燥,适当多饮水的确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若一次性饮用过多白开水,非但不能取得好的滋阴润燥效果,还有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加重肾脏负担,造成代谢紊乱。首先,饮水宜适时、适量,并兼顾补充电解质(如饮用淡盐水或较清淡的汤羹);其次,中医学中有“酸甘养阴”的理论,适当食用酸甜口味的食物,如梨、橙子、石榴等,有助于养阴防燥。

运动健身要适当。《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在秋季,人们的身心状态应保持从容、平静、收敛。在此时节,运动健身不宜过于剧烈,尤其中老年人,应选择相对舒缓、和谐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并循序渐进,“微微出汗”即止。

秋冬季节应遵从医生专业指导意见,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尤其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隐患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节、慢支、哮喘等)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并辨证地采用收敛防燥、养阴润燥等治疗方法干预,配合起居及饮食等多方面调节,不仅为人体适应气候特点做充足的准备,更有助于防止原发病的进展或继发其他疾病。(记者 梁红燕 通讯员 孙一文


总值班: 王夫成 曹银生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