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社区民警于镇嘉:“我没有理由不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于警官你太辛苦了,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有你在,我们感觉很安心。”“于警官,歇会吧,我们楼的居民都会配合你工作。”每天,海州区万得园小区的微信群里都会弹出这样的话语,这位“于警官”,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浦西派出所沈圩社区民警于镇嘉。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于镇嘉深入一线,配合社区开展摸排、查询、登记、上门等工作。“只要辖区能平安,我苦点累点不算啥。疫情一刻不走,我没有理由不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防疫防诈

不惧险难“逆行人”

于镇嘉所在的沈圩社区,位于海州区北端城郊。今年3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于镇嘉迎险而上,宣传讲解、流调溯源、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忙得像个陀螺一样,没时间回家,就干脆在所里吃住。

社区内有20多条街巷,近万名常住人口,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疫情期间管理服务压力很大。他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相继组建20多个微信工作群,社区核查上门率达到100%。同时,每天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类涉疫通知、信息,解答相关疑问。

在于镇嘉的精心管理下,社区疫情工作井然有序。“通过上门走访及微信群中观察,我发现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宅家上网的时间比较多,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也在增加。”他告诉笔者,“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做好防范诈骗的宣传。”

于是于镇嘉第一时间与各个楼栋长联系,提醒居民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接听不明电话。同时,他多方搜寻最新诈骗手段、案例及预防方法,定期与防疫知识一起发送到微信群中。

“网格+警格”织密社区平安网

“老于在沈圩社区待了整整10年,足迹踏遍了社区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在同事们眼中,他是沈圩的“活地图”。

今年42岁的于镇嘉是名军转干部。自担任社区民警后,始终保持军人雷厉风行、甘于奉献的特有作风,协调居委会把社区的四个警格、四个网格高度融合,组建了6个治安联动小组,50人的正义联盟志愿者队伍。

“自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老于就充分发挥‘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全面开展联防联控。”浦西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两年来,于镇嘉积累了许多防疫工作经验,在今年3月初我市突发疫情后,他临危不乱,踊跃投身社区抗疫。

日常工作中,于镇嘉还会协同社区网格员在4处流动人口较多的入口查验点轮流巡查,并对群众反馈的可疑线索进行认真核查。对于年老体弱的易感人群,上门走访叮嘱他们注意个人防护、少出门。

“于警官真了不起,他天天都在这里忙前忙后,很辛苦。”提起于镇嘉,沈圩社区一位正义联盟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社区居民经常在凌晨一两点,还能看到他在微信群里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总会劝他该歇歇了。每每这时,他都会说马上就睡,但转身又到另一个居民群里去查看大家发的各种需求。”

社区“摆渡”传递温暖传递爱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老于的身影;哪里有需求,他就赶到哪里。”沈圩社区党总支书记薛山评价于镇嘉,“他把身心全部投到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

今年3月20日傍晚,于镇嘉在微信群突然接到居民王先生求助:其父是新冠密接者被隔离在某公寓,可其父有糖尿病,随身带的胰岛素制剂用完了,如不按时用药可能有生命危险。因王先生是次密接者也被隔离,遂向社区、亲友四处求援,但皆因疫情影响无法出门相助。

于镇嘉顾不上吃饭,立即赶到王先生指定的药房,但受疫情影响该店也已关了门。他又满大街地找,直到深夜也没找到那种药,次日一早又接着找……终于在第二天上午10点多买到了那种特效药,控制了王老生父亲的病情。

“被于警官帮过的类似情况的居民还有很多。”薛山告诉笔者,疫情袭来后,于镇嘉在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收到请他帮买药、买菜之类的求助信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那段时间,他成为社区的“摆渡人”。

​那些在困难时受过帮助的群众,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重。说到这些,于镇嘉淡然一笑,“我早就将自己当成了这个社区大家庭的一员,帮助家庭成员是理所应当的事,谈感谢那就见外了。”(□ 史卫平)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