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年连云港夏粮再获丰产丰收,预计总产可达147万吨

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

  盛夏时节,金黄的小麦刚刚颗粒归仓,新栽的大豆已经生根发芽,一边是丰收的喜悦,一边是未来的希望。

  随着夏种工作圆满收官,“三夏”大忙告一段落。据市农业部门预估,今年夏粮总产可达147万吨,比去年略增。

  克服疫情、旱情、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丰收来之不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不低于368.8万吨,这是我市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千方百计夺丰收

  灌南县百禄镇国家粮库门前,车水马龙,金色的麦粒盛满了一袋袋、装满了一车车。看着手机里即时到账的粮款,百禄镇农户刘华兵心里踏实了,“先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管节奏,后来小麦遇上赤霉病,五六月份天又旱,能有这个收成不错的了。”这位种地“老把式”感慨颇多。

  今年夏粮生产开局挑战严峻。受去年天气等因素影响,冬小麦晚播面积占比不小,苗情复杂。再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相互叠加,夺取夏粮丰收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我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按照每亩27元的标准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亩120元的标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持力度大、释放信号强,一项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入田间,“托”牢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春季关键农时,强化技术指导,通过喷洒叶面肥、加强肥水管理等,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到返青拔节期苗情已赶上常年水平。针对开春以来降雨比同期偏少,小麦扬花灌浆期旱情显现,各地及时组织抗旱,基本实现应浇尽浇。

  东海县张湾乡农技站站长徐维中是当地一名“特聘农技员”,从年初到麦收前,他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做直播,指导农户做好春管。

  专家组进村入户,推动晚播麦普施一遍返青肥、冬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各地大力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穗期病虫防控成效显著,确保夏粮增产增收。

  “有惊无险,今年的小麦生产是从较差的气候、较迟的播期中,创造了病虫害较轻、旱地小麦状态较好的一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陈福银说,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令人振奋,这不仅是对广大农民辛勤耕耘的回报,也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科技稳产作用大

  在海州区板浦镇的高产试验田里,省市农业专家对小麦进行测产。“1400斤,亩产不错。”扬州大学教授霍中洋说。

  小麦单产不断攀升,实现稳产高产,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旱涝保收,让“望天田”成为“高产田”“稳产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一幅幅丰收的画卷激荡人心。

  作为高标准农田的“升级版”,海州区农发集团率先建成全市首个无人农场,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自动化灌溉、自动化收割、自动化插秧等农业科技一应俱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高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田野变成充满“智慧”的沃野,示范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从以前的亩产700多斤到今年普遍超千斤,靠的是科技。”市作栽站站长胡曙鋆说,我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技术新、装备强,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转化为收获时节的丰收喜悦。

  夏收以来,灌南县孟兴庄镇海健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徐海健忙得不可开交,无论是收麦子还是种水稻,大伙儿都抢着给机手下订单。我市成立工作专班,为农机作业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机收用油,确保小麦机收顺利。

  有效减损,也是增产。6台收割机隆隆前行,一场抢收减损比武在赣榆区厉庄镇北林村的麦田里展开。“作业保持匀速,不能时快时慢,产量特别高的地块要适当控制速度。”选手刘宏超说起诀窍头头是道。“三夏”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低于1.2%。

  无人驾驶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高科技的“顺风耳”“千里眼”让种粮农民挑上“金扁担”。今年“三夏”,全市累计投入农用机械10万余台次,“一条龙”开展小麦抢收、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水稻抢种等作业。

  端稳饭碗底气足

  每年的丰收都令人期许。东海县双店镇代相村村民相庆卓谈及收成喜笑颜开,“今年粮价满意,卖到1.5元,比去年高了两三角。”

  粮食是基础之基,粮价稳则百价稳。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也更有底气。

“老一辈人种地是为了吃饱饭,我们这一代人种地是职业选择。”李万富大学毕业后已做农场主4年,在灌云县圩丰镇种了300多亩地,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统一品种布局、技术规程、机械调度、农资投入、绿色防控、品牌销售,像工业生产一样标准统一、井然有序。

  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经营农业、壮大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用知识、智慧和汗水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有了“新农人”的加入,广袤田野孕育着新希望。

  虽然今年夏粮已喜获丰收,但绝不能有丝毫松口气、歇歇脚的心态。因为全年粮食的大头是秋粮。据农情调度,全市秋粮种植面积397.5万亩,其中水稻307万亩,目前出苗较好。

  “我们必须始终把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扛在肩上,始终把粮食生产抓在手上。”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凤表示,7至9月份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做好应对防汛防台的各项准备,要立足防大汛、救大灾,要把各种不利影响估计足,把防灾减灾弦绷紧,以能够掌控的确定性来破解无法把握的不确定性。

  丰收来之不易,但粮食生产的“赶考”永远在路上。(王文 彭亚辉 张靖舒  徐维光 仲蓉格 殷开军 吴晨光)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