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自贸试验区三年形成121项制度创新成果

       风从海上来,潮涌海州湾。

  昨日,笔者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获批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年来,连云港片区形成独具连云港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121项,其中1项成果全国复制推广,4项获国家层面备案认可,1项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此外,还有3项入选全省“十佳制度创新成果”,14项试点经验入选省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12个案例入选省创新实践案例。

在制度创新中寻找活力

  近日,江苏连云港徐圩港区盛虹炼化码头一片繁忙景象。在连云港海关关员监管下,中国籍“大明湖”轮装载着近百万桶原油缓缓靠泊,这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以来的首艘进口油轮,也是迄今为止江苏口岸靠泊的最大外贸油轮。

“从今年5月项目投料开车成功以来,我们对原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会泳说,“在海关的指导和帮助,企业项目设备及生产原料进口快速通关,为企业投产上量奠定了基础。”

  随着自贸区政策在连云港落地,我市各地各部门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在各项创新政策的支持下,连云港片区现有企业数超1.6万家,较获批前增加13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452.4亿元,分别占全市同期的17%、20%。

依靠新理念破解难题

  南京海关12条政策专项支持“中华药港”建设,招引生物医药上下游企业近30家;

  油品贸易制度创新,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培育油品贸易企业近500家;

       跨境电商综试区改革举措落地让港城2021年跨境电商“点点通”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规模居全省前列;

  全国率先试点铜精矿保税混配项目落地投运,截至目前完成混配量5.4万吨,进口额1.5亿美元,综保区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14.8%。

随着这些政策落地,连云港片区正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要的集聚地。

  如今慧智新材料、中远海运LNG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恒瑞医药生物制剂、“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等省级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或已建成试运营。

  “我们坚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磊表示,当前连云港正靠着理念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让港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船在市场大潮中披荆斩浪。

突出区域合作推进协同联动

  近日一列装有5车石棉的班列从敦煌顺利发出,计划从连云港“出海”至印尼雅加达。这是苏陇(甘肃)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兰州分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业务,首次打通“敦煌-连云港-雅加达”海铁联运通道,为甘肃企业再次提供“门到港”全程物流服务。

  作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连云港努力提升“两基地一班列”经营质效,不断深化西向合作。新亚欧国际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常态化运行,推动河南、陕西、安徽等自贸片区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联动发展、协同开放。国内海铁联运通道达13条,基本覆盖陆桥沿线主要节点城市。

  国际班列线路不断拓展,开通中亚五国、中吉乌、中蒙、中俄、中土(跨里海)、中欧等6条班列精品线路,覆盖104个国际货运站点,已形成至土耳其等黑海沿岸国家和至德国等沿线国家的南北两条通道。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累计换装量占全国进出境中欧班列换装量近五分之一。今年1至7月,连云港国际班列累计开行456列,同比增长30.5%,稳居全省第一;中哈物流基地货物进出库量突破259万吨,同比增长13.8%,集装箱进出场量15.1万标箱,同比增长24.5%;上合物流园完成物流量3453.86万吨,同比增长33%。

  对外开放功能进一步完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制定出台《联动创新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形成“1+4+4+N”的自贸联动创新体系,联创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市商务局局长、市自贸办主任江行洲介绍,近期,我市印发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了20条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工作举措和170项重点试验任务。明确到2025年,建成功能较为完善的国际枢纽海港,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新亚欧陆海通道;形成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一带三组团九功能区”产业空间布局;建立顺应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要求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体制机制。

  一张宏伟蓝图,衍生出了一套深耕细作的规划体系。放眼连云港片区,一张崭新的开放答卷正在从大写意向工笔画精细描绘,港城这块“试验田”正将资源吸附到制度的高地上,努力在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上展现后发优势和美好前景。  (□ 周莹 张明兴 杨波 )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